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陈子昂
原文翻译拼音注释评析赏析辑评

【春夜别友人二首】

陈子昂 - []

【其一】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隐高树,河没晓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其二】

紫塞白云断,青春明初。

对此芳樽夜,离忧怅有馀。

清冷,滴沥檐宇虚。

怀欲何赠,愿上大臣书。

【春夜别友人二首】翻译文

【其一】

银烛吐着缕缕青烟,金杯对着盛筵美宴。

离堂上思念朋友情,分别后山川路途远。

隐蔽高树之后,银河消失曙色里

前往洛阳道路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其二】

紫色边塞隔断白云,春时节明初升。

此美良辰,遭逢别离惆怅胸。

瓣挂清凉露珠,檐边滴尽珠叮咚。

想赠什么?献书论政是我初衷。

网友完善【春夜别友人二首】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春夜别友人二首】拼音版/注音版

chūn yè bié yǒu rén èr shǒu。

春夜别友人二首。

chén zǐ áng。

陈子昂。

qí yī yín zhú tǔ qīng yān,

【其一】 银烛吐青烟,

jīn zūn duì qǐ yán。

金樽对绮筵。

lí táng sī qín sè,

离堂思琴瑟,

bié lù rào shān chuān。

别路绕山川。

míng yuè yǐn gāo shù,

明月隐高树,

cháng hé méi xiǎo tiān。

长河没晓天。

yōu yōu luò yáng dào,

悠悠洛阳道,

cǐ huì zài hé nián。

此会在何年。

qí èr zǐ sāi bái yún duàn,

【其二】 紫塞白云断,

qīng chūn míng yuè chū。

青春明月初。

duì cǐ fāng zūn yè,

对此芳樽夜,

lí yōu chàng yǒu yú。

离忧怅有馀。

qīng lěng huā lù mǎn,

清冷花露满,

dī lì yán yǔ xū。

滴沥檐宇虚。

huái jūn yù hé zèng,

怀君欲何赠,

yuàn shàng dà chén shū。

愿上大臣书。

【春夜别友人二首】注释

银烛:明亮的蜡烛。

绮筵:华丽的席。

离堂:饯别的处所。

琴瑟:指朋友宴会之乐。语出《诗经·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明隐高树,河没晓。」句:说明这场春宴从头一晚上一直持续到第二清晨。河,指银河。

悠悠:遥远。

洛阳道:通往洛阳的路。

紫塞:原指城,其土紫色。这里泛指北方边塞。

青春:此指春

滴沥:形容滴

大臣书:《汉书·东方朔传》载,汉武帝即位,徵求下才士,东方曼卿便上书自荐,自称可以当「子大臣」。陈拾遺在光宅元年(西元六八四年)以布衣身份,诣阙进上《谏灵驾入京书》和《谏政理书》,可谓上了「大臣书」。

网友完善【春夜别友人二首】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春夜别友人二首】评析

《春夜别友人二首》是唐代诗人陈拾遺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约作于武则光宅元年(西元六八四年)春。第一首诗写作者第一次离开家乡赴东都洛阳告别宴会上的场景,充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第二首诗同样作于告别宴会,诗人向友人坦露心胸,倾吐其为国建功立业的宏愿。

网友完善【春夜别友人二首】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春夜别友人二首】赏析

这组离别之作,从眼前宴会的情景落笔。前首诗一开头便写别筵将尽,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作者抓住这一时刻的心理状态作为诗意的起点,径直但却自然地进入感情的高潮,情怀颇为深挚。「银烛吐青烟」,着一「吐」字,使人想见离人相对无言,怅然无绪,目光只是凝视着银烛的青烟出神的神情。「金樽对绮筵」,用一「对」字,其意是对华筵,除却频举金樽「劝更尽一杯」的意绪而外,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勉强相慰的话了。此中境界,于沉静之中更见别意的深沉。首联采用对偶句形式,「青」与「绮」相对,都为绿色的意思。颔联「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写离堂把臂伤琴瑟,别路遥迢情缠绵。「琴瑟」,是借用丝弦乐器演奏时音韵谐调来比拟情谊深厚的意思。「山川」表示道路遥远,与「琴瑟」作为对仗,相形之下,不由使人泛起内心的波澜:「离堂」把臂,伤「琴瑟」之分离;「别路」迢遥,恨「山川」之缭绕。这两句着意写出了离情的缠绵,令人感慨唏嘘。颈联「明隐高树,河没晓」,承上文写把臂送行,从室内转到户外的所见,写时光无情催人离,沉静之中见真挚情愫。这时候,高高的树荫遮掩了西向低沉的明,耿耿的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这里一个「隐」字,一个「没」字,表明时光催人离别,不为离人暂停须臾,难舍难分时刻终于到来了。尾联两句以「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的问句作结,写目送友人赴古道,隐隐哀愁胸中涌。作者目送友人沿着这条悠悠无尽的洛阳古道踽踽而去,不由兴起不知何年何再能相聚之感。末句着一「何」字,强调后会难期,流露了离人之间的隐隐哀愁。这个结尾,感情真挚,语言质朴,具有沉郁厚重之美。

第一首诗虽写眼前景,心中情,却有所继承和借鉴。有人指出,此诗「从小谢《离夜》一首脱化来」。《离夜》即谢朓《离夜同江丞王常侍作》,也是写一次夜宴。两相比较可知,陈诗在章法、用语等方都明显受了谢诗影响。但陈子昂并没有简单地模拟前人,而是有所创新。谢诗较直露和简洁,陈诗则婉转而细腻,在结构上更善于回环曲折地精心布局,情和景的安排上,先以秾丽之笔铺写宴会之盛,次以婉曲之调传达离别之愁,再以宏大的时空背景烘托出宴会之久与友谊之,最后以展望征途来结束全篇,层次分明。

第二首诗继续写宴会上的情景,诗人向友人坦露心胸,表明自己此行是向朝廷上书论政,倾吐自己立志为国建功立业的宏大理想。

后首诗开头「紫塞白云断,青春明初」二句写景,前句写旅程之展望,为虚写;后句写眼前之场景,是实写。此联形式上为对仗,内容上既点明诗题的「春夜」,又可见一种高迈的情怀。接着「对此芳樽夜,离忧怅有馀」二句,是说虽然处于良辰美景之中,但在这个充斥着离情别意的场上,一切都变得黯然,用的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五六二句「清冷,滴沥檐宇虚」渲染了离别时的凄冷情境,这两句与前首五六两句意境相通,寓情于景,从景物描写中可见人物心理,表达出朋友离别依依不舍的深情。最后二句作者自豪地向友人宣告:「怀欲何赠?愿上大臣书。」表明作者此行非为其他,而是向国家献书论政,本是为了政治事业。因此他对友人没有什么世俗礼品可赠,只愿他们能理解和支持自己的这次远行。由于有这样的思想基础,因而诗篇虽略有感伤色彩,但基调却高昂明快,并不给人以任何低徊悲抑之感。

这组诗因反复渲染离情而带上了一层淡淡的愁绪,但作者并没有套用叹的哀伤语句,却在沉静之中见深挚的情愫。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应不温不火。「火」则悲吟太过而感情浅露;「温」则缺乏蕴藉而情致不深。诗写离情别绪意态从容而颇合体度,有琵琶弦上的淙淙清音,气象至为雍雅,不作哀声而多幽深的情思。

这两首诗语言畅达优美,除了开头一联因场描写之需而适当选用华丽辞藻外,其馀用语都不加藻饰,平淡自然。他所追求的乃是整首诗的深厚和雅。清人纪昀说得:「此种诗当于神骨气脉之间得其雄厚之味,若逐句拆开,即不得其佳处。但摹其声调,亦落空腔」。全诗通篇情景合一,从优美的意象描写中自然地流露感情,胜于一般的离别之作。

网友完善【春夜别友人二首】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春夜别友人二首】辑评

《唐詩廣選》:田子藝曰:八腰字皆仄,不覺其病,然亦當戒。蔣仲舒曰:起語奇拔,後來岑參多用此。

《唐詩選》:蔣一葵云:五、六語佳,第「明」「長河」似秋夜,不見舂景。

《唐詩直解》:蔣仲舒以「明」一聯似秋夜,不知「隱」字內已有春在。或以八腰字皆仄爲病,若將平聲換去「隱」字,有何意味!

《唐詩評選》:雄大中饒有幽細,無此則一笨伯。結寧弱而不濫,風範固存。

《唐律消夏錄》:清晨送別,乃於隔夜設席飲至明。此等詩,在射洪最爲不經意之作,而後人獨推之,何也?此詩不用主句,看他層次照應之法。射洪識見高超,筆力雄邁,胸中若不屑作詩,即一切法若不屑用,故讀者一時難尋其端倪,及詳繹之,則縱橫變化之中,仍不失規矩準繩之妙。此文章中之《國策》《史記》也。唐人清曠一派,俱本乎此。

《唐詩矩》:全篇直敍格。拈著便起興,體極佳。明已隱高樹,長河又沒曉,別思之急可知。用「已」、「又」二字分背,謂之背對,使不知此對法,未有不以「隱」,「沒」二字爲重復者矣。用「此會」二字綰住起處,寫景方有著落。此題有一首,「春」字在第二首見,昔人病其五、六不切春景,終管窺之論也。

《唐詩成法》:五六是秋夜,非春夜,斷不可學。若易「明」、「長河」作「柳」、「華星」,庶可耳。六句句法皆同,此亦初唐陳、隋餘習,盛唐不然。

《五七言今體詩鈔》:從小謝《離夜》一首脫化來。

《聞鶴軒初盛唐近體讀本》:陳德公先曰:第四極作意語,亦乃蒼然。「吐」、「隱」、「沒」字眼俱高。顧在此家已關深刻,緣其氣爽,仍是渾然。評:第四乃豫道征途閲歷,是空際設想語。五、六由昏達旦,啓行在即。結黯然神傷,凄其欲絶。

网友完善【春夜别友人二首】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陈子昂 - []

唐梓州射洪(今属四川射洪)人,字伯玉。陈元敬子。曾任右拾遗,後人因称「陈拾遗」。出身豪族,少任侠,成年後发愤攻读。唐睿宗文明元年(西元六八四年)登进士第(此据赵儋《故右拾遗陈公旌德碑》。按《唐才子传·卷一·陈子昂传》云陈拾遗登第在高宗开耀二年,误),上书言建唐高宗陵墓于洛阳,受武则赏,拜麟台秘书省正字。武后垂拱二年(西元六八六年)从军北征,归朝,补右卫胄曹参军,迁右拾遗。万岁通元年(西元六九六年),从武攸宜北击契丹,表掌书记,军中文翰皆委之。立志许国,然不为所用,贬署军曹。圣历元年(西元六九八年),以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春夜别友人二首|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陈子昂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