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
唐梓州射洪(今属四川射洪)人,字伯玉。陈元敬子。曾任右拾遗,後人因称「陈拾遗」。出身豪族,少任侠,成年後发愤攻读。唐睿宗文明元年(西元六八四年)登进士第(此据赵儋《故右拾遗陈公旌德碑》。按《唐才子传·卷一·陈子昂传》云陈拾遗登第在高宗开耀二年,误),上书言建唐高宗陵墓于洛阳,受武则天赏,拜麟台秘书省正字。武后垂拱二年(西元六八六年)从军北征,归朝,补右卫胄曹参军,迁右拾遗。万岁通天元年(西元六九六年),从武攸宜北击契丹,表掌书记,军中文翰皆委之。立志许国,然不为所用,贬署军曹。圣历元年(西元六九八年),以父老辞官还乡,旋居父丧。後为射洪县令段简构陷系狱,忧愤而卒。陈拾遗于袭六朝馀波之初唐诗坛深表不满,慨叹「汉魏风骨,晋宋莫传」,故欲革「采丽竞繁」之齐梁诗风,以承建安、正始之诗重比兴寄托之传统(《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陈诗与其诗论相合,代表作为《感遇》三十八首,反映武周时代之社会现实甚为广泛,抨击时弊亦较深刻,抒写胸臆之作则慷慨深沉,风格近于阮步兵《咏怀》。另有《登幽州台歌》虽仅四句,然为历来传诵之名篇。陈拾遗为诗主「汉魏风骨」、「兴寄」,所为书疏,亦全用散体,为唐诗革新先驱,甚得李杜诸人推崇,韩昌黎云:「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荐士》)金元遗山云:「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论诗绝句》)其诗文集以四部丛刊本《陈伯玉文集》十卷为通行,今人徐鹏校点之《陈子昂集》最完备。诗注本有今人彭庆生《陈子昂诗注》。《全唐诗》存诗二卷。《全唐诗外编》补诗一首。生平见唐·卢子潜《陈氏别传》,《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中·〈文苑列传·陈子昂传〉》、《新唐书·卷一百〇七·陈子昂传》。
以下是陈子昂作品集:
推荐诗词古文
- 和子由盆中石菖蒲忽生九花
- 书堂屿
- 谒金门 · 山吐月
- 渔家傲
- 和子瞻戏书伯时画好头赤
- 金陵怀古二首
- 再次韵奉送禹钦且坚再来之约
- 商妇词十首
-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
- 夏夜二首
- 惯听
- 赠白云
- 本草纲目·草部·紫葳
- 吴兴南门怀古
- 题汤郎中玉峡
- 大明铙歌鼓吹曲十三篇其一圣征启
- 西江月 · 乙卯七月二十五日梦中哭醒口占
- 题金山寺付僧惠杰四首
- 周侍御文化将访白沙阻风江上连日以诗迓之
- 题于生芦雁四图飞
- 木兰花慢 · 月夕期浚翁文会迭前韵
- 入晋南关
- 和昌谷金铜仙人辞汉歌
- 东园延吴翁晋病不能陪
- 咏怀四首
- 李茗柯属题《寒夜听琴图》,三年未答,春夜雨中成句
- 赵仁甫由梁山令量移池州别驾
- 重和堡中八咏北山
- 施君涵宇为其所欢索句,书此应之
- 游仙二十四首
- 感寓
- 八归 · 送山农归云间
- 初荣
- 齐尧佐寄诗许予授代归谷城日相过次韵
- 种菜
- 夜宿何家寨,寨中止魏、于二姓,为婚姻
- 匡山五咏看鬆阁
- 洞仙歌 · 咏汤婆子,和邓华溪
- 寿潭帅李金部二首
- 童时侍先人泊京口旅楼一月正对江山楼繁丽特甚江津流民散处不可悉数今皆不復有追忆旧事因成绝句十首
- 长相思
- 得次女泸川信却寄三首
- 京绥铁路项局长太夫人六秩荣庆诩诗二律
- 代赋寿宁宗潜邸
- 感旧书怀
- 和王公觌赏海云山茶合江梅花
- 淳熙六年端午帖子词皇帝閤六首
- 偈
- 贺新郎 · 寿县宰
- 放生池
我爱学习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