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拼音版/注音版
hán shí。
寒食。
hán hóng。
韩翃。
chūn chéng wú chǔ bù fēi huā,
春城无处不飞花,
hán shí dōng fēng yù liǔ xié。
寒食东风御柳斜。
rì mù hàn gōng chuán là zhú,
日暮汉宫传蜡烛,
qīng yān sàn rù wǔ hòu jiā。
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赏析
寒食春深,景物宜人,故诗中前二句先写景。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宽阔,全城景物,尽在望中。「春城」一语,高度凝炼而华美。「春」是自然节候,城是人间都邑,这两者的结合,呈现出无限美好的景观。「无处不飞花」,是诗人抓住的典型画面。春意浓郁,笼罩全城。诗人不说「处处飞花」,因为那只流于一般性的概括,而说是「无处不飞花」,这双重否定的句式极大加强了肯定的语气,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诗人不说「无处不开花」,而说「无处不飞花」,除了「飞」字的动态强烈,有助于表现春天的勃然生机外,还说明了诗人在描写时序时措辞是何等精密。「飞花」,就是落花随风飞舞。这是典型的暮春景色。不说「落花」而说「飞花」,这是明写花而暗写风。一个「飞」字,蕴意深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首诗能传诵千古,主要是其中的警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而这一句诗中最能耀人眼目者,就在一个「飞」字。
「寒食东风御柳斜」,春风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御苑。苑中垂柳也随风飘动起来了。风是无形无影的,它的存在,只能由花之飞,柳之斜来间接感知。照此说来,一个「斜」字也是间接地写风。
第三、四句,论者多认为是讽喻皇宫的特权以及宦官的专宠。「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其中写实的成份是主要的。唐代制度,清明日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以示恩宠。又寒食日天下一律禁火,唯宫中可以燃烛。「日暮汉宫传蜡烛」,皇帝特许重臣「五侯」也可破例燃烛,并直接自宫中将燃烛向外传送。能得到皇帝赐烛这份殊荣的自然不多,难怪由汉宫(实指唐朝宫廷)到五侯之家,沿途飘散的「轻烟」会引起诗人的特别注意。
由于后两句旨在描写宫廷生活,并且写得轻灵佻脱,所以历来颇受赏识。
-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寒食辑评
《批点唐音》:大家语。
《批点唐诗正声》:禁体不事雕琢语,富贵闲雅自见。
《载酒园诗话又编》:君平以《寒食》诗得名,宋亡而天下不复禁烟,今人不知钻燧,又不深习唐事,因不解此诗立言之妙。如「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二语,犹只淡写。至「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上句言新火,下句言赐火也。此诗作于天宝中,其时扬氏擅宠,国忠、铦与秦、虢、韩三姨号为五家,豪贵荣盛,莫之能比,故借汉王氏五侯喻之。即赐火一事,而恩泽先沾于戚畹,非他人可望,其余锡予之滥,又不待言矣。寓意远,托兴微,真得风人之遗。
《围炉诗话》:唐之亡国,由于宦官握兵,实代宗授之以柄。此诗在德宗建中初,只「五侯」二字见意,唐诗之通于《春秋》者也。
《唐诗别裁》:「五侯」或指王氏五侯,或指宦官灭梁冀之五侯,总之先及贵近家也。
《网师园唐诗笺》:不用禁火而用赐火,烘托入妙(末二句下)。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气骨高妙不待言,用「五侯」寓讽更微。
《大历诗略》:气象词调,居然江宁、嘉州。
《读雪山房杂著》:韩君平「春城何处不飞花」,只说侯家富贵,而对面之寥落可知,与少伯「昨夜风开露井桃」一例,所谓怨而不怒也。
《诗境浅说续编》:二十八字中,想见五剧春浓,八荒无事,宫廷之闲暇,贵族之沾恩,皆在诗境之内。以轻丽之笔,写出承平景象,宜其一时传诵也。
-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