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乡故人偶集客舍拼音版/注音版
jiāng xiāng gù rén ǒu jí kè shè。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dài shū lún。
戴叔伦。
tiān qiū yuè yòu mǎn,
天秋月又满,
chéng què yè qiān zhòng。
城阙夜千重。
hái zuò jiāng nán huì,
还作江南会,
fān yí mèng lǐ féng。
翻疑梦里逢。
fēng zhī jīng àn què,
风枝惊暗鹊,
lù cǎo fù hán qióng。
露草覆寒蛩。
jī lǚ zhǎng kān zuì,
羁旅长堪醉,
xiāng liú wèi xiǎo zhōng。
相留畏晓钟。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注释
偶集:偶然与同乡聚会。
天秋:谓天行秋肃之气;时令已值清秋。唐·李白《秋思》诗:「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
城阙(què):宫城前两边的楼观,泛指城池。《诗经·郑风·子衿》:「佻兮达兮,在城阙兮。」孔颖达疏:「谓城上之别有高阙,非宫阙也。」
千重:千层,层层迭迭,形容夜色浓重。《后汉书·马融传》:「群师叠伍,伯校千重。」
会:聚会。
翻疑:反而怀疑。
翻:义同「反」。
风枝:风吹拂下的树枝。宋·曾慥《高斋漫录》:「南唐有画,黄头子数十枚集于风枝上。」
惊暗鹊:一作「鸣散鹊」。
露草:沾露的草。唐·李华《木兰赋》:「露草白兮山凄凄,鹤既唳兮猿复啼。」
寒蛩(qióng):深秋的蟋蟀。唐·韦应物《拟古诗》之六:「寒蛩悲洞房,好鸟无遗音。」
泣寒蛩:指秋虫在草中啼叫如同哭泣。
羁(jī)旅:指客居异乡的人。《周礼·地官·遗人》:「野鄙之委积,以待羁旅。」郑玄注:「羁旅,过行寄止者。」
长:一作「常」。
相留:挽留。
晓鐘:报晓的鐘声。唐·沈佺期《和中书侍郎杨再思春夜宿直》:「千庐宵驾合,五夜晓鐘稀。」
-
暂无!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赏析
这首诗的首联和颔联写相逢,并交代了相聚的时间、地点。首联交代了时间(秋夜)和地点(长安),一个「满」字,写出了秋月之状。颔联则极言相聚的出其不意,实属难得。诗人作客在外,偶然与同乡聚会,欣喜之中竟怀疑是在梦中相遇。「还作」和「翻疑」四个字生动传神,表现了诗人的凄苦心情。这两句充分表现了诗人惊喜交集的感情。
颈联和尾联伤别离。颈联描写秋月萧瑟的景象。这两句紧紧围绕「秋」字写景,秋风吹得树枝飘摇,惊动了栖息的鸟鹊;秋季霜露很重,覆盖了深草中涕泣的寒虫,到处都能感觉到秋的寒意和肃杀,在渲染气氛的同时也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生活的凄清,以及身世漂泊和宦海沉浮之痛;诗人借用曹操的《短歌行》中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含义深刻,写出自己与故友分别之苦,表现了诗人客居中的辛酸之情。故友的异乡羁旅生活都很凄苦,相逢不易,于是一起欢聚畅饮,长夜叙谈。尾联二句,诗人又以害怕天亮就要分手作结。这二句中的「长」和「畏」二字运用得极为恰到好处,「长」字意谓宁愿长醉不愿醒来,只有这样,才能忘却痛苦,表现了诗人的颠沛流离之苦;「畏」字意谓害怕听到鐘声,流露出诗人怕夜短天明,晨鐘报晓,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的心情,这一切充分表现出诗人对同乡聚会的珍惜和同乡深厚的友情。全诗语言精炼,层次分明,对仗工整,情景结合,意蕴凄美。
-
暂无!
戴叔伦,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