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张乔
原文翻译拼音注释评析赏析辑评

【河湟旧卒】

张乔 - []

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故乡。

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

【河湟旧卒】翻译文

暂无译文

网友完善【河湟旧卒】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河湟旧卒】拼音版/注音版

hé huáng jiù zú。

河湟旧卒。

zhāng qiáo。

张乔。

shào nián suí jiāng tǎo hé huáng,

少年随将讨河湟,

tóu bái shí qīng fǎn gù xiāng。

头白时清返故乡。

shí wàn hàn jūn líng luò jǐn,

十万汉军零落尽,

dú chuī biān qū xiàng cán yáng。

独吹边曲向残阳。

【河湟旧卒】注释

暂无注译

网友完善【河湟旧卒】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河湟旧卒】评析

这首诗通过一个久戍幸存的老兵的遭遇,反映了唐朝末年那个动乱时代的景象。

源出青,东流入甘肃与黄河汇合。湟流域及与黄河合流的一带地方称“河湟”。诗中“河湟”指吐蕃统治者从唐肃宗以来所侵占的河西陇右之地。宣宗大中三年(公元849年),吐蕃以秦、原、安乐三州及右门等七关归唐;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张义潮略定瓜、伊等十州,遣使入献图籍,于是河湟之地尽复。近百年间的战争给人民造成巨大痛苦。此诗所写的“河湟旧卒”,就是当时久戍幸存的一个老兵。诗通过这个人的遭遇,反映出了那个动乱时代。

此诗叙事简淡,笔调亦闲雅平和,意味很不易一时穷尽。首句言“随将讨河湟”似乎还带点豪气;次句说“时清返故乡”似乎颇为庆幸;在三句所谓“十万汉军零落尽”的背景下尤见还之难能,似乎更可庆幸。末了集中为人物造象,那老兵在黄昏时分吹笛,似乎还很悠闲自得呢。

以上说的都是“似乎”此,当读者细玩诗意却会发现全不此。通篇诗字里行间、尤其是“独吹边曲向残阳”的图景中,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哀伤。“残阳”二字所暗示的日薄西山的景象,对一位“头白”老人来说,那几乎是气息奄奄、朝不虑夕的一个象征。一个“独”字又交代了这个老人目前处境,暗示出他从军后家园所发的重大变故,使得他垂老无家。这个字几乎抵得上古诗《十五从军征》的全部内容:少小从军,及老始归,而园庐蒿藜,身陷穷独之境。从“少年”到“头白”,多少年的殷切盼望,俱成泡影。

而此人毕竟是还了,而更多的边兵有着更其悲惨的命运,他们暴骨沙场,是永远回不到家园了。“十万汉军零落尽”,就从侧落笔,反映了唐代人民为战争付出的惨重代价,这层意思却是《十五从军征》所没有的,它使此绝句所表达的内容更见深广。这层意思通过幸存者的伤悼来表现,更加耐人玩味。而这伤悼没明说出,是通过“独吹边曲”四字见出的。边庭的乐曲,足以勾起征戍者的别恨、乡思,他多年来该是早已听腻了。既已还故乡,似不当更吹。却偏要吹,可见旧恨未消。这大约是回家后失望无聊情绪的自然流露。他西向边庭(“向残阳”)而吹之,又当饱含对于弃骨边地的故人、战友的深切怀念,这又是日暮之新愁了。“十万汉军零落尽”,而幸存者又陷入不幸之境,则“时清”二字也值得玩味了,那是应加上引号的。

可见此诗句意深婉,题旨与《十五从军征》相近而手法相远。古诗铺述丰富详尽,其用意与处都易看出;而“作绝句必须涵括一切,笼罩万有,着墨不多,而蓄意无尽,然后可谓之能手,比古诗当然为难”(陶明濬《诗说杂记》),此诗即以含蓄手法抒情,从淡语中见深旨,故能事,愈读愈有味。

网友完善【河湟旧卒】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河湟旧卒】赏析

暂无赏析

网友完善【河湟旧卒】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河湟旧卒】辑评

暂无辑评

网友完善【河湟旧卒】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张乔 - []

张乔,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今安徽贵池人,懿宗咸通中年进士,当时与许棠、郑谷、张宾等东南才子称“咸通十哲”。黄巢起义时,隐居九华山以终。其诗多写山水自然,不乏清新之作诗清雅巧思,风格也似贾岛。《全唐诗》录存其诗二卷。事见《唐诗纪事》卷十七,《唐才子传》卷十。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河湟旧卒|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张乔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