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杜荀鹤

小松

杜荀鹤 - []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小松翻译文

松树小的时候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到现在才发现已经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许多。

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

网友完善小松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小松拼音版/注音版

xiǎo sōng。

小松。

dù xún hè。

杜荀鹤。

zì xiǎo cì tóu shēn cǎo lǐ,

自小刺头深草里,

ér jīn jiàn jué chū péng hāo。

而今渐觉出蓬蒿。

shí rén bù shí líng yún mù,

时人不识凌云木,

zhí dài líng yún shǐ dào gāo。

直待凌云始道高。

小松注释

刺头:指松针的小松树。

蓬蒿(pénghāo):两种野草。

直待:直等到。

凌云:高耸入云。

始道:才说。

网友完善小松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小松评析

这首七言绝句借松写人,托物讽喻,诗中字里行间充理趣,耐人寻味。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炼传神,表达了诗人虽然才华横溢,但由于出身贫穷而不受赏识的愤懑以及不之情。

松,树木中的英雄、勇士。数九寒,百草枯萎,万木凋零,而它却苍翠凌云,顶,泰然自若。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起来的。小松虽小,即已显露出必将“凌云”的苗头。《小松》前两句,动地刻画出这一特点。

“自小刺头深草里”——小松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路边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没在“深草里”。但它虽小而并不弱,在“深草”的包围中,它不低头,而是“刺头”——那松针的头,又直又硬,一个劲地向上冲刺,锐不可当。那些弱不禁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敌的。“刺头”的“刺”,一字千钧,不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点,而且把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活脱脱地勾画出来了。一个“刺”字,显示出小松具有强大的命力;它的“小”,只是暂时的,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进,它必然由小转大。

“而今渐觉出蓬蒿。”蓬蒿,即蓬草、蒿草,草类中得较高者。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脚底下,可今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当然更不在话下。这个“出”字用得精当,不仅显示了小松由小转大、发展变化的情景,而且在结构上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出”是“刺”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凌云”的先兆。事物发展总是循序渐进,不可能一步登,故小松从“刺头深草里”到“出蓬蒿”,只能“渐觉”。“渐觉”说得既有分寸,又很含蓄。是谁“渐觉”的呢?只有关心、爱护小松的人,时时观察、比较,才能“渐觉”;至于那些不关心小松成的人,视而不见,哪能谈得上“渐觉”呢?故作者笔锋一转,发出深深的慨叹。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这里连说两个“凌云”,前一个指小松,后一个指大松。大松“凌云”,已成事实,称赞它高,并不说明有眼力,也无多大意义。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能识别出它就是“凌云木”,而加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识见,才有意义。然而时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字,故诗人感叹道:眼光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看成是栋梁之材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不识”,而被摧残、被砍杀啊!这些小松,和韩愈笔下“骈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遭到的是同样悲惨的命运。

网友完善小松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小松赏析

暂无赏析
网友完善小松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小松辑评

暂无辑评
网友完善小松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小松作者杜荀鹤的简介

杜荀鹤 - []

杜荀鹤,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石台县贡溪乡杜村)人。晚唐诗人。相传为杜牧已出之妾所生,排行第十五,故称杜十五。幼好学。四十六岁才中进士。五代梁太祖(朱温)时,授员外郎、知制诰;最后任翰林学士,仅五日而卒,恃强胡为。工于诗,有“风暖鸟声碎,日高光鼎重”之句。天佑初卒。著有《唐风集》三卷,顾云为之序,“其壮语大言,则决起逸发,可以左揽工部袂,右拍翰林肩。”。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列有“杜荀鹤体”。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小松|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杜荀鹤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