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坡拼音版/注音版
mǎ wéi pō。
马嵬坡。
zhèng tián。
郑畋。
xuán zōng huí mǎ yáng fēi sǐ,
玄宗回马杨妃死,
yún yǔ nán wàng rì yuè xīn。
云雨难忘日月新。
zhōng shì shèng míng tiān zǐ shì,
终是圣明天子事,
jǐng yáng gōng jǐng yòu hé rén。
景阳宫井又何人。
马嵬坡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首句的“玄宗回马”,指大乱平定、两京收复之后,成了太上皇的玄宗从蜀中回返长安。其时距“杨妃死”已很久了。两下并提,意谓玄宗能重返长安,正是牺牲杨妃换来的。一存一殁,意味深长。玄宗割舍贵妃固然使局势得到转机,但内心的矛盾痛苦一直贯穿于他的后半生,尽管山河重光(“日月新”),也不能使他忘怀死去的杨妃,这就是所谓“云雨难忘”。“云雨难忘”与“日月新”对举,欣喜与长恨相兼,写出了玄宗复杂矛盾的心理。
诗的后两句特别耐人玩味。“终是圣明天子事”,有人说这是表彰玄宗在危亡之际识大体,有决断,堪称“圣明”,但从末句“景阳宫井又何人”来看,并非如此。“景阳宫井”用的是南朝陈后主的故事。当隋兵打进金陵,陈后主和他的宠妃张丽华、孔贵嫔藏在景阳宫井内,一同作了隋兵的俘虏。这里以陈后主的事对比唐玄宗马嵬坡赐杨贵妃自缢的举动,抑扬分明。同是帝妃情事,又同当干戈逼迫之际,可比性极强,取拟精当。玄宗没有落到陈后主这步田地,是值得庆幸的,但要说“圣明”,也仅仅是比陈后主“圣明”一些而已,所胜实在无几。“圣明天子”扬得很高,却以昏味的陈后主来作陪衬,就颇有几分讽意。只不过话说得微婉,耐人玩味罢了。
但就此以为诗人对玄宗毫无同情,也不尽然。唐时人对杨妃之死,颇有深责玄宗无情无义者。郑诗又似为此而发。上联已暗示马嵬赐死,事出不得已,虽时过境迁,玄宗仍未忘怀云雨旧情。所以下联“终是圣明天子事”,“终是”的口吻,似是要人们谅解玄宗当日的处境。
此诗对玄宗有所婉讽,亦有所体谅,可谓能“出己意”又“用意隐然”,在咏史诗中不失为佳作。
-
暂无!
马嵬坡辑评
高彦休《唐阙史》:马嵬佛寺,杨贵妃缢所。迩后才士文人,经过赋咏以导幽怨者,不可胜记,莫不以翠翘香钿,委于尘土,红凄碧怨,令人悲伤,虽调苦词清,而无逃此意。独丞相荥阳公郑畋为凤翔从事日,题诗曰:“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魏泰《临汉隐居诗话》:唐人咏马嵬之事者多矣……《唐阙史》载郑畋《马嵬》诗,命意似矣,而词句凡下,比说无状,不足道也。
吴开《优古堂诗话》:《唐阙史》称郑相畋吟《马嵬》诗……观者以为真辅国之句,予以谓畋盖取杜诗“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姐”之意。
吴乔《围炉诗话》:用意隐然,最为得体。
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唐人马嵬诗极多,唯此诗深得温柔敦厚之旨。
陆次云《五朝诗善鸣集》:得体。当时读此诗者,以为有宰辅气,许得不错。
李锳《诗法易简录》:立言得体。“可怜金谷坠楼人”,高一层衬;此低一层衬。
王渔洋《唐贤小三昧集续集》:论既得体,调亦琅然。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