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子 · 此处情怀欲问天拼音版/注音版
shān huā zǐ cǐ chù qíng huái yù wèn tiān。
山花子 · 此处情怀欲问天。
liú chén wēng。
刘辰翁。
cǐ chù qíng huái yù wèn tiān。
此处情怀欲问天。
xiāng qī xiāng jiù fù hé nián。
相期相就复何年。
xíng guò zhāng jiāng sān shí lǐ,
行过章江三十里,
lèi yī rán。
泪依然。
zǎo sù bàn chéng fāng cǎo lù,
早宿半程芳草路,
yóu hán yù yǔ mù chūn tiān。
犹寒欲雨暮春天。
xiǎo xiǎo táo huā sān liǎng chù,
小小桃花三两处,
dé rén lián。
得人怜。
山花子 · 此处情怀欲问天评析
这首词或许是作者离家远行途中所作,细腻地写出作者的所见所感。词中的章江就是章水,作者刘辰翁是庐陵人,庐陵滨临赣江。
该词上阕主以抒情,可分两层意思。「此处情怀欲问天,相期相就复何年。」二句写出情人分别后不知何时再能欢会的激情呼喊。「此处情怀欲问天」句,突兀而起激情顿现。「此处」,即此时。何以有此一问?「相期相就复何年」句作了回答。别时两人相与誓约,必当重会,而实在又不知,何时可成,苦心焦虑至极,难免要呼天而问了。「相就」一词,取「兰袂褪香,罗帐褰红,绣枕旋移相就」(周邦彦《花心词》)之义,谓男女之间的幽期欢会。「复何年」即更在何年,以反问语气,意指相会之遥遥无期,故而才如此激动。「行过章江三十里,泪依然」,在感情上是馀哀未尽,在词情上是明转暗连。「行过」之「行」,又补道出是在别后。此泪中饱含离别之思,失望之恨,总上三句之情而结于此一「泪」字,字似轻巧,而所承极重。词似淡而极悲,语似直而意深令人低徊不尽,唏吁感叹。
下阕以写景为主,笔调明丽淡雅。「早宿半程芳草路,犹寒欲雨暮春天」一句,写暮春沿途所见。笔用对仗,曲折动人。上句谓为求早宿因只走了一半路程。诚如方夔诗中所云:「客怕远行催早宿」,早宿是由于怕远行;然则这半程旅途却只见了两岸的萋妻芳草。下句写暮春时的风雨,暮春时有风雨,寒意犹存。两句互相缀合,颇具跌宕纡曲之趣。「芳草」是我国古代诗文中表达乡思离情的传统意象,早在淮南小山的《招隐士》之中即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句。暮春时节,芳草遍野,离人目睹,更添无限惆怅之情。暮春天气,犹寒欲雨,更使行人的离恨倍添。显而易见,词人所用的客观景物,正是突出其与他主观心态相关联乃至相通的那些特点。经过感情的染色,景语也就成了情语,从而与全词的抒情相互协调,组成统一完整的情境。
结尾「小小桃花三两处,得人怜」二句,用是舟中偶见。「小小」极小之义。词中所用,又含有亲昵的意味。刘辰翁词中常用此语,如「花日穿窗梅小小」(《望江南·晚晴》)「池塘小小水漫漫」(《浪淘沙·有感》),等都是。此句还使人想起苏轼《惠崇春江晓景》其一的「竹外桃花三两枝」之句。但苏诗强调的是早春,与该诗的「春江水暖鸭先知」等句都表示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敏感和喜悦;这首词却不然,他写的是晚春桃花的凋谢,花期已过仅存残枝。含有美人迟暮的明显寓意,因而下句紧承说:「得人怜。」可见,桃花是他意中人的化身。
刘辰翁另有一首《浣溪沙感别》中有一句「为伊憔悴得人怜」,此词「小小桃花三两处,得人怜」,意思相同,但用笔不同,前者用的是直笔,后者用的是曲笔,情景结合,既写景又寓人。
-
暂无!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