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郑谷

鹧鸪

郑谷 - []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鹧鸪翻译文

温暖时节鹧鸪在平野嬉戏彩翼同齐,它品流之高形体之美可以接近山鸡。

黄昏时烟雨中从青草湖边迅疾飞过,落时节躲在凄冷的黄陵庙里哭啼。

这悲鸣声游子乍听禁不住泪湿衣袖,佳人刚一唱起鹧鸪曲就已翠眉频低。

湘江广阔鹧鸪的叫声相呼相应,它们栖息在苦竹深处红日已经偏西。

网友补充:
    暂无!

鹧鸪拼音版/注音版

zhè gū。

鹧鸪。

zhèng gǔ。

郑谷。

nuǎn xì yān wú jǐn yì qí,

暖戏烟芜锦翼齐,

pǐn liú yīng de jìn shān jī。

品流应得近山鸡。

yǔ hūn qīng cǎo hú biān guò,

雨昏青草湖边过,

huā luò huáng líng miào lǐ tí。

花落黄陵庙里啼。

yóu zǐ zhà wén zhēng xiù shī,

游子乍闻征袖湿,

jiā rén cái chàng cuì méi dī。

佳人才唱翠眉低。

xiāng hū xiāng yìng xiāng jiāng kuò,

相呼相应湘江阔,

kǔ zhú cóng shēn rì xiàng xī。

苦竹丛深日向西。

鹧鸪注释

戏:嬉戏。

烟芜:烟雾弥漫的荒地。

锦翼齐:彩色的羽毛整齐。

品流:等级,类别。

雨昏:下雨空阴沉。

青草湖:又名巴丘湖,在洞庭湖东南。

黄陵庙:祭祀娥皇、女英的庙。传说帝舜南巡,于苍梧。二妃从征,溺于湘江,后人遂立祠于侧,是为黄陵庙。

游子:离家在外或久居外乡的人。

乍(zhà)闻:刚听到。

征袖:指游子的衣袖。征,远行。

翠眉:古时女子用螺黛(一种青黑色矿物颜料)画的眉。

湘江阔:宽阔的湘江。湘江,江支流,在今湖南省。

苦竹:竹的一种,笋味苦。

日向:一作「春日」。

网友补充:
    暂无!

鹧鸪评析

这首咏物诗描绘了鹧鸪的外形和声音,表达游子的凄苦和强烈思归之情。诗人紧紧把握住人和鹧鸪在感情上的联系,咏鹧鸪而重在传神韵,使人和鹧鸪融为一体,构思精妙缜密,深得读者评,作者也因此诗而时誉远播,人称「郑鹧鸪」。

网友补充:
    暂无!

鹧鸪赏析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这首诗开篇写鹧鸪的习性、羽色和形貌。用一「暖」字,便把鹧鸪的习性表现出来了。「锦翼」两字,又点染出鹧鸪斑斓醒目的羽色。在诗人的笔下,鹧鸪的高雅致甚至可以和美丽的山鸡同列。在这里,诗人并没有对鹧鸪的形象作精雕细镂的描绘,而是通过写其嬉戏活动和与山鸡的比较作了画龙点睛式的勾勒,从而启迪出丰富的联想。

首联咏其形,以下各联咏其声。然而诗人并不简单地摹其声,而是着意表现由声而产的哀怨凄切的情韵。颔联「雨昏青草湖边过,落黄陵庙里啼。」这一带既有黄陵庙的传说,历史上又是屈原流落之地,因而迁客流人到此最易触发羁旅愁怀。这样的特殊环境,已足以使人产幽思遐想,而诗人又蒙上了一层浓重伤感的气氛:潇潇暮雨、落红片片。荒江、野庙更着以雨昏、落,便形成了一种凄迷幽远的意境,渲染出一种令人魂消肠断的氛围。此时此刻,畏露、怕寒的鹧鸪自是不能嬉戏自,而只能愁苦悲鸣了。然而反复吟咏,似又象游子征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听鹧鸪的声声哀鸣而黯然伤神。鹧鸪之声和征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这二句之妙,在于写出了鹧鸪的神韵。作者未拟其声,未绘其形,而令人似已闻其声,已睹其形,并深深感受到它的神情韵了。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五、六两句,看来是从鹧鸪转而写人,其实句句不离鹧鸪之声,承接相当巧妙。「游子乍闻征袖湿」,是承上句「啼」字而来,「佳人才唱翠眉低」,又是因鹧鸪声而发。诗人选择游子闻声而泪下,佳人才唱而蹙眉两个细节,又用「乍」、「才」两个虚词加以强调,有力地烘托出鹧鸪啼声之哀怨。在诗人笔下,鹧鸪的啼鸣竟成了高楼少妇相思曲、涯游子断肠歌了。在这里,人之哀情和鸟之哀啼,虚实相,各臻其妙;而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最后,诗人笔墨更为浑成。鹧鸪啼声似「行不得也哥哥」,声声在浩瀚的江上回响,不知是群群鹧鸪在低回飞鸣,抑或是佳人游子一「唱」一「闻」在呼应,这是颇富想象的。「湘江阔」、「日向西」,使鹧鸪之声越发凄唳,景象也越发幽冷。那些怕冷的鹧鸪忙于在苦竹丛中寻找暖窝,然而在江边踽踽独行的游子,不知何时才能返回故乡。终篇宕出远神,言虽尽而意无穷,透出诗人沉重的羁旅乡思之愁。诗人紧紧把握住人和鹧鸪在感情上的联系,咏鹧鸪而重在传神韵,使人和鹧鸪融为一体,构思精妙缜密,世人誉之为「警绝」。

网友补充:
    暂无!

鹧鸪辑评

《韵语阳秋》:许浑《韶州夜宴》诗云:「鹳鹆未知狂客醉、鹧鸪先听美人歌。」《听歌鹧鸪诃》云:「南国多情多艳词,鹧鸪清怨绕梁飞。」又有《听吹鹧鸪》一绝,知其为当时新声,而未知其所以。及观……郑谷亦有「佳人才唱翠眉低」之句,而继之以「相呼相应湘江阔」,则知《鹧鸪曲》效鹧鸪之声,故能使鸟相呼矣。

《对床夜语》:郑谷《鹧鸪》诗云:「雨昏青草湖边过,落黄陵庙里啼。」不用「钩辀」、「格磔」等字,而鹧鸪之意自见,善咏物者也。

《瀛奎律髓》:郑都官谷因此诗,俗遂称之曰「郑鹧鸪」。

涛小书》:大凡诗句,要有巧心,盖诗不嫌巧,只要巧得入妙。唐人咏《鹧鸪》云:「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频唱翠眉低」……此等语,难具述,大都由巧入妙。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咏物之诗,妙在别入外意,而不失摹写之巧。若郑谷之《鹧鸪》、崔珏之《鸳鸯》、罗邺之《牡丹》、罗隐之《梅》,极灵极变,开宋元几许法门!

《五朝诗善鸣集》:《鹧鸪》词应推第一。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咏物诗纯用兴最,纯用比亦最,独有纯用赋却不。何则?诗之为言思也。其出也,必于人之思;其入也,必于人之思。以其出入于人之思,夫是故谓之诗焉,若使不比、不兴,而徒赋一物,则是画工金碧屏障,人其何故睹之而忽悲忽喜?夫特地作诗,而人不悲不喜,然则不无作,此皆不比,不兴,纯用赋体之过也。相传郑都官当时实以此诗得名,岂非以其「雨昏」、「落」之两句,然此犹是赋也,我则独爱其「苦竹丛深春日西」之七字,深得比兴之遗也。前解写鹧鸪,后解写闻鹧鸪者。若不分解,岂非庙里啼,江岸又啼耶?故知「落黄陵」,只是闲写鹧鸪。此七与八,乃是另写一人闻之而身心登时茫然。然后悟咏物诗中,多半是咏人之句,之何后贤乃更纯作赋体?

《围炉诗话》:诗人措词,颇似禅家下语。禅家问曰:「何是佛?」非问佛,探其迷悟也;以三身四智对,谓之「韩卢逐兔」,吃棒有分。云门对曰:「干屎橛」,作家语也。刘禹锡之《玄都观》二诗,是作家语。崔珏《鸳鸯》、郑谷《鹧鸪》,说二物,全无自己,「韩卢逐兔」,吃棒有分者也。咏物非自寄则规讽,郑谷《鹧鸪》、崔珏《鸳鸯》,已失此意,何况(石)曼卿宋人耶!

《唐律偶评》:破题中下「烟芜」二字,敏妙绝人。鹧鸪飞极高,必争山顶,今在平芜之上,只为行不得也。「烟」字与下「雨昏」、「日暮」亦节节贯注,三四即行不得也之意,乃变换作两层做耳,真神笔也。

《唐三体诗评》:守愚游举场十六年,此诗正是下第南游人语也。青草浪高,况复两添新涨,何可过?三四正画出行不得也。结句一意作两层写耳。体物之极诣。

《唐诗绎》:无一笔呆赋,而渲染有情,神韵欲绝。宜当时诗人称为「郑鹧鸪」也。

《载园诗话》:咏物诗惟精切乃佳,少陵之咏马、咏鹰,虽写者不能到。至于晚唐,气益靡弱,间于律中出一二俊语,便嚣然得茗。然八句中率着牵凑,不能全佳,间有形容入俗者。……郑谷以《鹧鸪》诗得名,里全篇匀净,警句竟不雍(陶《白鹭》)。「雨昏青草湖边过,落黄陵庙里啼」,不过淡淡写景,未能刻画。黄白山评:郑语正以韵胜,维句反以刻画失之。贺之评倒皆此!

《寒厅诗话》:诗家点染法,有以物色衬地名者,郑都官「雨昏青草湖边过,落黄陵庙里啼」是也。

《唐诗快》:后人多拟《四禽言》,作「行不得也哥哥」,故不落黄陵」二句。

《山楼笺注唐诗七言律》:三写其所飞之处,四写其所鸣之处,却用「雨昏」「落」四字,染成一片凄凉景色,为下半首伏案。

《初白庵诗评》:此咏物,方是摹神。结处与三四意重。

《唐诗成法》:五六借衬,「征袖湿」、「翠眉低」,人自感伤也。七八犹不管人愁只管啼意。此题二首,惟此首匀称。

《唐诗别裁》:咏物诗刻露不神韵、三四语胜于「钩辀」、「格磔」也。诗家称「郑鹧鸪」以此。

《说诗晬语》:咏物,小小体也。而老杜咏《房武曹胡马》则云:「所向无空阔,真堪托。」德性之调良,俱为传出。郑都官咏《鹧鸪》则云:「雨昏青草湖边过,落黄陵庙里啼。」此又以神韵胜也。

《唐诗笺注》:首美其毛羽。「雨昏」、「落」句与牧之《平雁》诗「仙掌明孤影过,门灯暗数声来」略同,而牧之句似更超脱味胜。

《网师园唐诗笺》:不即不离,却成绝唱(「雨昏青草」联下)。

《唐贤小三昧集续集》:声影俱出,较胜崔珏《鸳鸯》之作。

《咏物七言律诗偶记》:此诗格固未高,然三四句正见神理。末句「春」字以平声特收,亦关神理也。

《葚原诗说》:咏物,小小体也,而老杜最为擅氏。郑谷咏鹧鸪则云:「雨昏青草湖边过,落黄陵庙里啼。」此以神韵胜。东坡咏尖叉韵诗,偶然游戏,学之恐入于魔。彼胸无寄托,笔无远情,谢宗可、瞿佑之流,直猜谜语耳。

《瀛奎律髓汇评》:纪昀:「相呼相唤」字复,《本草衍义》引作「相呼相应」,宜从之。

《精选五七言律耐吟集》:三四句一往有远神,耐人百回读。

《小清华园诗谈》:从来咏物之诗,能切者未必能工,能工者未必能精,能精者未必能妙。李建勋「惜无计又残……」,切矣而未工也。罗隐「似共东别有因……」,工矣而未精也。雍陶之「双鹭应怜池……」,精矣而未妙也。郑谷之「暖戏烟芜锦翼齐……」,暨杜牧之「金河秋半虏弦开……」,此等作,斯为能尽其妙耳。

《诗境浅说》:首二句实赋鹧鸪,言平芜春暖,锦翼齐飞,颇似山鸡之文彩。三四句虚咏之,专尚神韵。鹧鸪以湘楚为多,青草湖边,黄陵庙眹,在古色苍茫之地,当雨昏落之时,适有三两鹧鸪,哀音啼遍。故五六接以游子闻声,而青衫泪湿,佳人按拍,而翠黛愁低也。末句言春尽湘江,斜阳相唤,就题作收束而已。崔珏以《鸳鸯》诗得名,称崔鸳鸯;郑谷以《鹧鸪》诗得名,称郑鹧鸪,故二诗连缀写之,崔写其情致,郑写其神韵,各臻妙境。惟崔诗通体完密,郑都官虽名出崔上,此诗后四句似近率易,逊于催诗,若李群玉之赋鹧鸪,亦专咏其声,又逊于郑作也。李白《越中》诗「宫女春殿,至今惟有鹧鸪飞」,郑谷《赠歌者》诗「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唱鹧鸪」,因其凄音动人,故怀古思乡,易惆怅也。

网友补充:
    暂无!
鹧鸪作者郑谷的简介

郑谷 - []

郑谷,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棠、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鹧鸪|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郑谷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