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张可久
原文翻译拼音注释评析赏析辑评

【中吕 · 卖花声 · 怀古(二首)】

张可久 - []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还又,野开暮春时候。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民涂炭,读书人一声叹!

【中吕 · 卖花声 · 怀古(二首)】翻译文

阿房宫内罗袖翻飞,歌舞升平;金谷园里玉楼拔地,再添新景;隋堤上古柳葱郁,江中龙舟显威名。往事难回首,东又起,暮春时候一片凄清。

美人虞姬自尽在乌江岸边,战火也曾焚烧赤壁万条战船,将军班超徒然老在玉门关。伤心秦汉的烽火,让百万民涂炭,读书人只能一声叹。

网友完善【中吕 · 卖花声 · 怀古(二首)】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中吕 · 卖花声 · 怀古(二首)】拼音版/注音版

zhōng lǚ mài huā shēng huái gǔ èr shǒu。

中吕 · 卖花声 · 怀古(二首)。

zhāng kě jiǔ。

张可久。

ē páng wǔ diàn fān luó xiù,

阿房舞殿翻罗袖,

jīn gǔ míng yuán qǐ yù lóu,

金谷名园起玉楼,

suí dī gǔ liǔ lǎn lóng zhōu。

隋堤古柳缆龙舟。

bù kān huí shǒu,

不堪回首,

dōng fēng hái yòu,

东风还又,

yě huā kāi mù chūn shí hòu。

野花开暮春时候。

měi rén zì wěn wū jiāng àn,

美人自刎乌江岸,

zhàn huǒ céng shāo chì bì shān,

战火曾烧赤壁山,

jiāng jūn kōng lǎo yù mén guān。

将军空老玉门关。

shāng xīn qín hàn,

伤心秦汉,

shēng mín tú tàn,

生民涂炭,

dú shū rén yī shēng cháng tàn。

读书人一声长叹!。

【中吕 · 卖花声 · 怀古(二首)】注释

声:曲牌名。

中吕:宫调名。

怀古:曲题。

阿房(ē páng):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徵刑徒七十馀万修阿房宫及郦山陵。阿房宫仅前殿即“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史记·秦始皇本纪》)。但实际上没有全部完工。全句大意是说,当年秦始皇曾在华丽的阿房宫里观赏歌舞,尽情享乐。

金谷名园:在河南省洛阳市西,是晋代大官僚大富豪石崇的别墅,其中的建筑和陈设异常奢侈豪华。

隋堤古柳:隋炀帝开通济渠,沿河筑堤种柳,称为“隋堤”,即今江苏北部的运河堤。

缆龙舟:指隋炀帝沿运河南巡江都(今扬州市)事。

还又:现在又吹起了东。这里的副词“又”起动词的作用,是由于押韵的需要。

“美人自刎乌江岸”句:言楚汉相争时项羽战败自刎乌江。高帝元年(公元前202年),项羽在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被汉军围困。夜里,他在帐中悲歌痛饮,与美人虞姬诀别,然后乘夜突出重围。在乌江(今安徽和县东)边自刎而。这里说美人自刎乌江,是这个典故的活用。

“战火曾烧赤壁山”句:言三国时曹操惨败于赤壁。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周瑜指挥吴蜀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大军。

“将军空老玉门关”句:言东汉班超垂老思归。班超因久在边塞镇守,年老思归,给皇帝写了一封奏章,上有两句是:“臣不敢望到泉郡(在今甘肃),但愿入玉门关”(《后汉书·班超传》)。

秦汉:泛指历朝历代。

涂炭:比喻受灾受难。涂,泥涂;炭,炭火。

网友完善【中吕 · 卖花声 · 怀古(二首)】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中吕 · 卖花声 · 怀古(二首)】评析

这两首组曲咏史用典,寄托历史兴衰之感叹,对劳苦大众的历史命运给予深切的同情。两曲都采用对比手法,前曲以凄清景象和繁华盛事对比,后曲以普通百姓和帝王将相对比。语言凝炼含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发无限感慨于不发感慨中,前曲典雅工巧,代表了张可久散曲的特色;后者不避口语,畅达泼辣,几近俚语,脱口而出,妙语成,体现了“曲野”的本色精神。

网友完善【中吕 · 卖花声 · 怀古(二首)】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中吕 · 卖花声 · 怀古(二首)】赏析

这组曲子由两首小令组成。令曲与传统诗词中的绝句与令词,有韵味相近者,有韵味全殊者。这两首怀古的令曲,前一首便与诗词相近,后一首则与诗词相远。

第一首曲子开头先用三个典故。一是秦始皇在骊山建阿房宫行乐,二是西晋富豪石崇筑金谷园行乐,三是隋炀帝沿运河南巡江都游乐。这三个典故都是穷奢极欲而不免败亡的典型。但这组仅仅典出事情的发端而不说其结局。“不堪回首”四字约略寓慨,遂结以景语:“东还又,野开暮春时候。”这是诗词中常用的以“兴”终篇的写法,同时,春意阑珊的凄清景象和前三句所写的繁华盛事形成鲜明对照,一热一冷,一兴一衰,一有一无,一乐一哀,真可兴发无限感慨。这与刘禹锡的七绝《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有异曲同工之妙。而这首曲子的参差,奇偶间出,更近于令词。不过,一开篇就是鼎足对的形式,所列三事不在一时、不在一地且不必关联(但相类属),这是它与向来的“登临”怀古诗词有所不同之处。

相比较而言,第二首更有新意。这首在手法上似乎与前首相同,也是列举三事:一是霸王别姬的故事,二是吴蜀破曹的故事,三是班超从戎的故事。看起来这些事彼此毫无逻辑联系,拼凑不伦。然而紧接两句却是“伤心秦汉,民涂炭”,说到了世世代代做牛做马做牺牲的普通老百姓,可见前三句所写的也有共通的内容。那便是英雄美人或轰烈或哀艳的事迹,多见于载籍,但遍翻二十四史,根本就没有普通老百姓的地位。这一来,作者揭示了一个严酷的现实,即不管哪个封建朝代,民疾苦更甚于末路穷途的英雄美人。在这种对比上,最后激发直呼的“读书人一声叹”,也就惊心动魄了。这个结尾句意义深刻且耐人回味。“读书人”可泛指当时有文化的人,也可特指作者本人,他含蓄地要表达这样的含义:其一,用文化人的口吻去感慨历史与现实,寄寓着丰富的感情,有对“流总被雨打吹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流人物”的叹惋,有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责难,有对“争强争弱,亡,都一枕梦黄梁”的感伤。其二,用文化人的思想眼光去理解看待历史与现实,能加深作品的思想深度,显得真实准确。最后的“叹”字含义丰富,一是叹国家遭难,二是叹百姓遭殃,三是叹读书人无可奈何。在语言格上,此曲与前曲的偏于典雅不同,更多运用口语乃至俗语,尤其是最后一句的写法,更是传统诗词中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这种将用典用事的修辞,与俚俗的语言结合,便形成一种所谓的“蒜酪味儿”和“蛤蜊致”,去诗词韵味远甚。两首相比,这一首是更为本色的元曲小令。

这首曲是咏史之曲,慨叹秦汉时期的战争,抒发了连年的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整首曲子的中心是通过怀古感伤世事,慨叹民苦。

网友完善【中吕 · 卖花声 · 怀古(二首)】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中吕 · 卖花声 · 怀古(二首)】辑评

暂无辑评

网友完善【中吕 · 卖花声 · 怀古(二首)】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张可久 - []

张可久,一说名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州区)人,元朝著名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现存小令800余首,为元曲作家最多者,数量之冠。他仕途失意,诗消磨,徜徉山,作品大多记游怀古、赠答唱和。擅写景状物,刻意于练字断句。讲求对仗协律,使他的作品形成了一种清丽典雅的格。可以说,元曲到张可久,已经完成了文人化的历程。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中吕 · 卖花声 · 怀古(二首)|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张可久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