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文徵明

感怀

文徵明 - []

三十年来麋鹿踪,若为老去入樊笼。

五湖春梦扁舟雨,万里秋蓬。

远志出山成小草,神鱼失困沙虫。

白头博得公车召,不东方一笑中。

感怀翻译文

我三十年来一直在曾经留下麇鹿踪的姑苏一带,怎么老了还跑到官场里受束缚。

我时常梦到雨去五湖划小舟,现在却在秋离乡万里,感叹衰蓬。

远志出了山便成为小草,神鱼失去便为沙虫所困。

我白了头才博得像东方朔一样被召,可我并不意做他那种以诙谐滑稽博取一笑的角色。

网友补充:
    暂无!

感怀拼音版/注音版

gǎn huái。

感怀。

wén zhēng míng。

文徵明。

sān shí nián lái mí lù zōng,

三十年来麋鹿踪,

ruò wéi lǎo qù rù fán lóng。

若为老去入樊笼。

wǔ hú chūn mèng piān zhōu yǔ,

五湖春梦扁舟雨,

wàn lǐ qiū fēng liǎng bìn péng。

万里秋风两鬓蓬。

yuǎn zhì chū shān chéng xiǎo cǎo,

远志出山成小草,

shén yú shī shuǐ kùn shā chóng。

神鱼失水困沙虫。

bái tóu bó de gōng chē zhào,

白头博得公车召,

bù mǎn dōng fāng yī xiào zhōng。

不满东方一笑中。

感怀注释

麋鹿踪:喻隐居涯。

“若为”句:自叹老来失志出仕为官,同入了牢笼。若为:为什么。老去:作者出为翰林待诏时已五十余岁,故云。樊笼:喻官场,出自晋陶渊明《归田园居》:“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五湖”句:谓求归不得,而归去之事只在春梦之中。作者《次韵陆子端祠部怀归二首》有云“梦里青山不是归”,又云“秋来南国多归梦”,可与此相参看。五湖:向来说法不一,这里应泛指吴越一带湖泊。扁舟:小船。春梦:春日之梦,喻作者官居翰林的处境。宋赵令畴《侯鲭录》载,苏轼谪在昌化,有老妇谓日:“内翰昔日富贵,一场春梦。”此句用典,“五湖”“扁舟”指春秋时范蠡之事,他在灭吴之后,功成身退。乃乘扁舟,入五湖,隐姓埋名,过着悠闲的活,事见《史记》及《吴越春秋》。

蓬:谓发稀疏,年华暗老。此处用典,“万里秋”指晋人张翰之事。他为官于洛阳,见秋起,因思家乡吴中美味,说“人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而归。

“远志”句:喻说自己本要做隐居终有高尚之志的人,一出仕就了低贱的小草。《世说新语·排调》载,郝隆讥谢安日:“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远志,草名,高七、八寸,茎细;小草,中药名,远志的苗。

“神鱼”句:喻说自己当下为人所轻的处境。《庄子·庚桑楚》:“吞舟之鱼,砀而失,则蚁能苦之。”沙虫,边草地的小虫,能入皮肤害人。

“白头”句:作者正德末方被荐试吏部事,得官甚晚。公车,汉代官署名,臣民上书或被征召,皆由公车接待。

“不”句:自谓连东方朔的地位也不。东方朔曾数言政治得失,但当时的皇帝始终把他当俳优看待,不以重用。

网友补充:
    暂无!

感怀评析

《感怀》是明代文学家文征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前四句描写前半浪迹江湖的自由活和为名爵所累的矛盾;后四句写做官后悔恨的心情和不称意的处境。诗本愤世,但作者从自责出仕切入,谦和温婉,用典贴切,同己出。

网友补充:
    暂无!

感怀赏析

“三十年来麋銮鹿踪”一句概括了文征明前半浪迹江湖的活。苏轼贬黄州作《赤壁赋》云:“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这种活虽不富贵,但有淡泊自甘,闲适自在之乐。“若为老去人樊笼”一句则表现出深刻的思想矛盾。一方他已经应试得官职,这并不是一厢情愿的强加,说明诗人人世出仕之心未泯;另一方他又感到若有所失,想起像是背道而驰似的。显然,待诏翰林的文征明,这时已是悔恨代替了意。觉得“老去人樊笼”,是办了一件错事,弄得前功尽弃。

“五湖春梦扁舟雨,万里秋蓬。”二句以景语承上句抒慨,其间融入了范蠡额张翰的故事。一正用,一反用,诗人本来梦想范蠡一样潇洒度日,却为名爵所羁,落得秋万里,两萧瑟。可见这一联全是虚拟之景。

“远志出山成小草,神鱼失困沙虫。”二句继续写悔恨的心情和不称意的处境,是全诗警策所在。“远志”名义颇寓豪情,而其实只是一种“小草”,本无在山出山的区别。诗人用《世说新语》郝隆的名言巧妙地将此物名实分属,写作“远志出山成小草”。就综合了“桔淮南则为桔,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在山泉清,出山泉浊”(杜甫《佳人》),这两种意思,意言一念之差,可以使一个人的名节受到很大亏损。“神鱼失困沙虫”,与俗语“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同义。在庸俗势力的包围下,高尚没有用武之地。这两句既有对上层社会的厌恶,也有对个人失策的反省。当然是有感而发的,可见文征明待诏翰林的处境,比李白待诏翰林时的处境,也不了多少。

“白头博得公车召,不东方一笑中。”东方朔官至太中大夫,在朝廷其实也不顺心,只能自称避世金马门,多以诙谐调笑自遣。而诗人以白首待诏,似又不能东方自寻开心,故末句云云。

读竟全篇,可见文征明在应试求职之前,曾对步人仕途有过良的愿望,是抱着试一试的机会主义态度。殊不知官场比他所想要复杂得多,他便很快的失望了。这时已有进退失据之感。正是这种矛盾尴尬的状况,使他写成这篇言志感怀之作。诗中多用昔人故事,只因情与境会,故信手拈来,皆成妙谛。

网友补充:
    暂无!

感怀辑评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新霞《历代律诗选评》:诗人以意运笔,抒写仕途的坎坷失忖意,与时隐居江湖的闲逸活的向往。在具体写法上,此诗一是采用了对比手法,前三联的出句与对句之间比照强烈,使幽怨之情弥彰,读来有一波三折之感。二是多处用典,颔联暗用范蠡及张翰事,后两联用谢安与东方朔事,从而扩大了诗句的内涵,借古写今,烹化浑融,将失意及郁闷之情和盘托出,读来却丝毫不觉阻塞。尾联自嘲,写出自己在官场的尴尬处境及思归心情,不平之气出乎其间,全诗用笔洒脱,不饰雕琢,而感情厚重,自有妙处。

网友补充:
    暂无!
感怀作者文徵明的简介

文徵明 - []

文徵明,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故称“文待诏”、“文贞献”。为人谦和而耿介,宁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贤德而聘请他,文征明托病不前往。正德末年因为岁贡荐试吏部,授翰林待诏。他不事权贵,尤不肯为藩王、中官作画,任官不久便辞官归乡。留有《甫田集》。

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感怀|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文徵明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