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苏辙
原文翻译拼音注释评析赏析辑评

【怀黾池寄子瞻兄】

苏辙 - []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途怕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渡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

【怀黾池寄子瞻兄】翻译文

暂无译文

网友完善【怀黾池寄子瞻兄】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怀黾池寄子瞻兄】拼音版/注音版

huái miǎn chí jì zǐ zhān xiōng。

怀黾池寄子瞻兄。

sū zhé。

苏辙。

xiāng xié huà bié zhèng yuán shàng,

相携话别郑原上,

gòng dào cháng tú pà xuě ní。

共道长途怕雪泥。

guī qí hái xún dà liáng mò,

归骑还寻大梁陌,

xíng rén yǐ dù gǔ xiáo xī。

行人已渡古崤西。

céng wèi xiàn lì mín zhī fǒu,

曾为县吏民知否,

jiù sù sēng fáng bì gòng tí。

旧宿僧房壁共题。

yáo xiǎng dú yóu jiā wèi shǎo,

遥想独游佳味少,

wú yán zhuī mǎ dàn míng sī。

无言骓马但鸣嘶。

【怀黾池寄子瞻兄】注释

黾池:今河南渑池县西。

子瞻:苏轼字。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苏轼与弟苏辙赴京应试,路过黾池,止于奉闲僧舍。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苏轼赴凤翔签判任,再过渑池,苏辙作《怀黾池寄子瞻兄》一诗寄给其兄

旧宿僧房壁共题:此为作者回忆。嘉祐三年(公元1056年),苏轼与苏辙赴京应举途中曾寄宿奉闲僧舍并题诗僧壁。

网友完善【怀黾池寄子瞻兄】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怀黾池寄子瞻兄】评析

《怀黾池寄子瞻兄》是北宋苏辙所作,描述了诗人路过河南黾池回想起当初与兄苏轼访僧留题之事,抒发了与兄依依惜别的难舍之情。

苏辙在该诗自注中写道“昔与子瞻应举,过宿县中寺舍题其老僧奉闲之壁”。因为他十九岁时曾被任命为黾池县的主簿(由于考中进士,未到任),又经过这里,有访僧留题之事。所以在诗里写道:“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这些经历是偶然还是必然?他充了疑惑,也是表达心中的感慨。同时在首联中抒发了他与兄依依惜别的难舍之情。“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途怕泥。”这个“怕”字含有双关涵义,一是人道路艰难,二是一种无可奈何。苏辙的这首诗的主题是怀旧,又是回忆,又是惜别。回忆当年“曾为县吏”,回忆“共题僧房”,数年光景晃昨日,不免令人感叹,又惜别哥哥“独游”,想必这趟旅程是“佳味少”了,不过有什么办法呢?一踏入仕途,就像棋盘上的棋子,只能任人摆往各个位置,实在身不由己,骓马走累了可以“鸣嘶”,但人因属人管,不能摆脱命运的安排。所以这首诗真正的体现还是人感叹!

网友完善【怀黾池寄子瞻兄】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怀黾池寄子瞻兄】赏析

暂无赏析

网友完善【怀黾池寄子瞻兄】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怀黾池寄子瞻兄】辑评

暂无辑评

网友完善【怀黾池寄子瞻兄】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苏辙 - []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怀黾池寄子瞻兄|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苏辙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