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寇準

书河上亭壁

寇準 - []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书河上亭壁翻译文

宽阔的黄河,只有不多几条船在航行,眼前是波浪滚滚,一派渺茫。我独自登上河边的亭子,斜靠着栏杆,愁绪像河,源源不断。那河边、远处,萧瑟秋中,有片稀疏的树林,林后是耸立的高山,一半沐浴着西斜的阳光。

网友补充:
    暂无!

书河上亭壁拼音版/注音版

shū hé shàng tíng bì。

书河上亭壁。

kòu zhǔn。

寇準。

àn kuò qiáng xī bō miǎo máng,

岸阔樯稀波渺茫,

dú píng wēi kǎn sī hé zhǎng。

独凭危槛思何长。

xiāo xiāo yuǎn shù shū lín wài,

萧萧远树疏林外,

yī bàn qiū shān dài xī yáng。

一半秋山带夕阳。

书河上亭壁注释

这是四首(春、夏、秋、冬)组诗中的第三首。诗前有序,说明此诗是作者被贬谪时写的。

河,黄河

凭,靠。危,高。

萧萧,声。

危槛:高高的栏杆

网友补充:
    暂无!

书河上亭壁评析

《书河上亭壁》北宋诗人寇准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题写在黄河边一座亭子的壁上,以描写秋的景色为主。诗前两句写黄河,及因黄河勾起的无边的愁思。诗人用的线条很粗,着眼于大景。三、四句写远处,说萧瑟秋中,依稀可见一片凋落的树林,林后的山脉,一半浸沉在夕阳照射中。诗构出一个令人愁怨的气氛,描写出令人愁怨的场景,隐括诗人的心情,显得含蓄深致。自然之景与人的感慨紧紧结合,诗境诗意都得到了全地发挥。

网友补充:
    暂无!

书河上亭壁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绝句,题写在黄河边一座亭子的壁上。既然以秋的景色为主,自然而然也就染上些“愁”色。

第一句从三个方来描写黄河上的景象,一是“阔”,王湾的“潮平两岸阔”,被诗人浓缩为“岸阔”,江浩渺,放眼望去,黄河恢宏阔大;二是“渺茫”,因为河阔,一眼望不到边,加上太阳快要下山,自然是“烟波微茫信难求”,看不到对岸;三是“樯稀”,河上没有几条船,虽然看不见“百舸争流”的热闹场,却使人觉得河似乎更阔了,烟波似乎更渺茫了,河上的烟波又能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第二句的“思”字就回答了前提出的问题,独自靠在亭边的栏杆上,诗人究竟在想些什么?也许想到了“耐可乘流直到”,也许想到“欲渡黄河冰塞川”,也许想到“黄河走东,万里泻入胸怀间”……性格刚毅的诗人此时也许荡上了一丝忧愁,但对着“奔流到不复回”的黄河,岂能“恨到归时方始休”呢?

第四句是这首诗最棒的一句,富有意境,它一下就让人联想起白居易《暮江吟》中的“一道残阳铺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来。这一半沐着柔和斜阳的秋山,虽然没有“叶红于二”的艳丽,却给人以安闲、亲切,也让人陶醉。至于那一半见不到阳光的秋山,诗人却不愿意提起,而心中那一份怅惘,在这壮丽的黄河落日图前又算得了什么?到此戛然而止,还有多少余味,就让读者自己去品尝。

网友补充:
    暂无!

书河上亭壁辑评

暂无辑评
网友补充:
    暂无!
书河上亭壁作者寇準的简介

寇準 - []

宋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字平仲。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西元九八〇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移大名府成安县。累迁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历通判郓州,累擢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铨。颇敢直谏,宋太宗以比魏文贞。淳化二年(西元九九一年),拜左谏议大夫,除枢密副使,改同知枢密院事。淳化四年(西元九九三年),罢知青州。淳化五年(西元九九四年),召拜参知政事,加给事中。至道二年(西元九九六年),坐事出知邓州。宋真宗即位,迁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咸平六年(西元一〇〇三年),迁兵部侍郎,为三司使。景德元年(西元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书河上亭壁|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寇準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