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 · 用东坡先生韵拼音版/注音版
dà jiāng dōng qù yòng dōng pō xiān shēng yùn。
大江东去 · 用东坡先生韵。
zhào bǐng wén。
赵秉文。
qiū guāng yī piàn,
秋光一片,
wèn cāng cāng guì yǐng,
问苍苍桂影,
qí zhōng hé wù yī yè piān zhōu bō wàn qǐng,
其中何物?一叶扁舟波万顷,
sì gù zhān tiān wú bì。
四顾粘天无壁。
kòu yì cháng gē,
叩枻长歌,
cháng é yù xià,
嫦娥欲下,
wàn lǐ huī bīng xuě。
万里挥冰雪。
jīng chén qiān zhàng,
京尘千丈,
kě néng róng cǐ rén jié huí shǒu chì bì jī biān,
可能容此人杰? 回首赤壁矶边,
qí jīng rén qù,
骑鲸人去,
jǐ dù shān huā fā。
几度山花发。
dàn dàn cháng kōng jīn gǔ mèng,
澹澹长空今古梦,
zhǐ yǒu guī hóng míng miè。
只有归鸿明灭。
wǒ yù cóng gōng,
我欲从公,
chéng fēng guī qù,
乘风归去,
sàn cǐ qí lín fā。
散此麒麟发。
sān shān ān zài,
三山安在,
yù xiāo chuī duàn míng yuè。
玉箫吹断明月!。
大江东去 · 用东坡先生韵赏析
词的上阕以问月起句。以「桂影」代月,以「秋光」衬托「桂影」,又以「苍苍」形容秋光,一片高洁苍凉之气,横空而降。古诗词以「问月」起笔,以东坡为例,就有其《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的千古绝唱。该词问月,虽化用苏词,却亦有新意。他的问月,点明了作词的时间:深秋的月明之夜,(当年东坡游赤壁也恰是秋凉之夜)。他问:「苍苍桂影,其中何物」,其实答案已经巧寓其中:「桂影「之中,桂影而已。」所以,他的问月,不是在于探求,而是在于借问月点明作词的时间:秋季的月明之夜。这也正是东坡游览赤壁的时间。随后,作者笔锋一转,由月及人,此情此景,与当年一叶扁舟夜游赤壁的苏东坡极度相似。
「叩枻长歌,嫦娥欲下,万里挥冰雪」皆是对东坡《赤壁赋》语意的隐括,虽只寥寥数语,但当年东坡夜游赤壁的情景却尽观读者眼前,真是于平淡处见功力。「京尘千丈,可形容此人杰?」虽是问句,却表达了词作者的深切感慨。这两句从技法上来看,不仅由写景转入了抒情,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下阕由此句的「人杰」不得见容引发到「骑鲸人去」,由对东坡一生坎坷际遇的深切同情及愤慨,转入自抒悲感。「几度山花發」写东坡逝后光阴的流逝,读来不禁让人唏嘘不已,感慨万千。「澹澹长空今古梦,只有归鸿明天」化用杜樊川《登乐游原》「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声销沉向此中」句,表露了作者吊古伤今,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我欲从公」三句则语意更加决绝,欲与东坡仙去,消极出世的思想更加表露无疑。但毕竟仙山难寻,只有徘徊月下,把满腔心事寄于玉箫罢了,故有「三山安在」句结尾。感怀、悲戚、无奈之意萦绕不绝。
该词虽是和韵之作,但作者借景抒情,借古伤今,与东坡《念奴娇》之壮美相比,却也是别一番氛围和意境。
-
暂无!
大江东去 · 用东坡先生韵辑评
金代文学家元遗山《题闲闲书赤壁赋后》:闲闲公乃以仙语追和之,非特词气放逸,绝去翰墨畦径,其字画亦无愧也。
清代文学家徐电发《词苑丛谈》:状伟不羁,视「大江东去」信在伯仲间。
-
暂无!
赵秉文,字周臣,号闲闲居士,晚号闲闲老人,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金代著名学者,书法家。金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金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兼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积官至资善大夫、上护军、天水郡侯。正大九年,卒,年七十四,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