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民
金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字用章,号鹤鸣,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
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李元嘉后裔,排行第三。幼年能文。少时得名儒传授程氏之学,即北宋哲学家程颐、程颢兄弟二人所奠定的“理学”,“其于理学渊源,冥搜隐索,虽片言只字务有根据。”凡经传子史百家之书,他无不研究,未及仕,已成名儒。
金章宗承安五年(公元1200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时年二十五岁),授应奉翰林文字,文名雄于一时。不久,任沁水县令,并提举长平(今高平西北)仓事,进升朝请大夫。未几,因他厌恶官场应酬,弃官归田,以所学教授乡里。由于他学问渊博,加之状元声威,从学者甚众,不远千里慕名而来投师者不绝于门。贞佑二年(公元1214年),金宣宗自中都(今北京城西南隅)南迁汴京(今开封市)。因为战乱,李俊民于贞佑三年(公元1215年)离开家乡隐居于嵩州鸣皋山隐居,后迁徙至怀州(今河南沁阳),不久又隐于西山。在河南的这段时间,有隐士荆先生,授给他邵雍的《皇极》数学,李俊民对这种用符号、形象和数字推测宇宙变化的学说十分精通,当时深通此道的刘秉忠也对其佩服得五体投地,自叹弗如。元灭金后,李俊民徙居怀州,不久又隐居于崇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在大阳生活,他便千方百计招延泽州散在四方的名士,协助他教授学生,所以,仅五六年,所培养的人才,“以通经被选者”有一百二十二人。
元初,忽必烈即汗位前,刘秉忠曾向忽必烈推荐李俊民,盛赞他“易理,易数两造精微”。元宪宗蒙哥七年(公元1257年),忽必烈在藩邸,命以安车召见李俊民等金朝遗老,天天延访,从不间断。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经史百家,无所不谈。忽必烈想授以高官,但李俊民拒绝入仕,恳赐还山,忽必烈钦佩其气节,尊重其人格,便派专人护送。忽必烈曾令张仲一向李俊民讨教有关祯祥方面的预言,因李俊民精通《皇极》数,所言神话般全部应验。当忽必烈即汗位,改元中统,李俊民已卒于嵩山,享年八十五岁,葬于晋城崔家庄北。元世祖中统初,赐谥庄靖先生。
其文格冲澹和平,语言流畅(代表作《重修浮山女娲庙记》、《睡鹤记》);诗多忧幽激烈之音,寄怀深远;其词多咏物、写景、应酬唱和之作,偶尔也抒发苦闷,如“人世闲愁都占了,有情天也老”(《谒金门·和邦直》)。元世祖忽必烈曾对侍臣说:“朕求贤三十年,唯得窦汉卿及李俊民二人。”元人王特升评价说:“鹤鸣老人,国朝之名士也,勇退居闲,朝经暮史,经学传家尤长于理。”刘瀛序其集云:“先生诗,格律清新似东坡,句法奇杰似山谷。集句圆转,脉络贯穿,半山老人之体也。雄篇钜章,奔腾放逸,昌黎公之亚也。”《四库全书总目》赞其诗“类多幽忧激烈之音,系念宗邦,寄怀深远,不徒以清新奇崛为工”。
有《庄靖集》十卷,包括诗七卷,文三卷。词存六十八首,收入唐圭璋《全金元词》。《庄靖集》有《九金人集》本、《山右丛书初编》本。
以下是李俊民作品集:
推荐诗词古文
- 卜算子慢
- 中夜睡觉两目每有光如初日历历照物晁文元公自谓养生之验予则偶然耳感而有作
- 舟中作
- 卜算子 · 其二
- 答助甫吏部八首
- 闻京师诏下誌喜
- 与五弟登子陵钓臺作
- 蕃女怨
- 本草纲目·果部·林檎
- 寄题赵德成东岩
- 月下笛 · 寄沈融谷
- 赠李将军
- 咏史四绝句和晓沧四首鲁仲连
- 寿徐瘦石大参七十
- 鲁风二首时闻孔中丞卒
- 大雨行
- 送胡武平出守吴兴
- 送李世贤赴南京礼部侍郎
- 泊舟郭外有感
- 送程仲凯之两都
- 寻芳草
- 堂山高
- 三礼诗三首皇太子册立诗
- 送从子令宪西归
- 四时宫词
- 夜集大人宅偕中郎弟阅五弟时艺
- 淳安黄训导禄养堂
- 陈贰府及乡旧司理吾郡自浔州还晋江过五羊送别
- 南乡子 · 八首
- 菽庄钟社即事
- 效陶渊明读山海经二十四首
- 送达师游天台次参寥韵
- 题孤雁图
- 寿吴翊之先生九十
- 九日夜酌分得枝字
- 送陈偃赋得白鸟翔翠微
- 酬张九龄使风见示
- 紫琼岩引
- 萤火
- 读《后汉书》作小乐府三十八章刘盆子
- 兰
- 侯家
- 题邓旗山掌教奖劳轴
- 春望
- 题何季玉香积厨
- 和韩孟郁五石斋听雨诗
- 锦州杂诗示海珊弟
- 别太湖叶君慎修
- 致政侍郎知郡学士赓和诗凡数篇谨用元韵寄呈知郡学士
- 陈药房闻人禺溪黄平岭春日相过分得琴字
我爱学习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