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张说
原文翻译拼音注释评析赏析辑评

【送樑六自洞庭山作】

张说 - []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共悠悠。

【送樑六自洞庭山作】翻译文

暂无译文

网友完善【送樑六自洞庭山作】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送樑六自洞庭山作】拼音版/注音版

sòng liáng liù zì dòng tíng shān zuò。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zhāng shuō。

张说。

bā líng yī wàng dòng tíng qiū,

巴陵一望洞庭秋,

rì jiàn gū fēng shuǐ shàng fú。

日见孤峰水上浮。

wén dào shén xiān bù kě jiē,

闻道神仙不可接,

xīn suí hú shuǐ gòng yōu yōu。

心随湖水共悠悠。

【送樑六自洞庭山作】注释

暂无注译

网友完善【送樑六自洞庭山作】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送樑六自洞庭山作】评析

严羽有一段论诗名言:「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空中之音,相中之色,中之,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沧浪诗话》)离了具体作品,这话似玄乎其玄;一当联系实际,便觉精辟深至。且以这首标志七绝进入盛唐的力作来解剖一下吧。

这是作者谪居岳州(即巴陵,今岳阳)的送别之作。梁六为作者友人潭州(今湖南沙)刺史梁知微,时途经岳州入朝。洞庭山(山)靠巴陵很近,所以题云「自洞庭山」相送。诗中送别之意,若不从兴象神求之,那真是「无迹可求」的。

谪居送客,看征帆远去,该是何等凄婉的怀抱(《唐才子传》谓张说「晚谪岳阳,诗益凄婉」)?「涯一望断人肠」(孟浩然),首句似乎正要这么说。但只说到「巴陵一望」,后三字忽然咽了下去,成了「洞庭秋」,纯乎是即目所见之景了。这写景不渲染、不著色,只是简淡。然而它能令人联想到「袅袅兮秋,洞庭波兮木叶下」(《楚辞·湘夫人》)的情景,见湖上秋色,从而体味到「巴陵一望」中「目眇眇兮愁予」的情怀。这不是景中具意么,只是「不可凑泊」,难以寻绎罢了。

气蒸云梦、波撼岳阳的洞庭湖上,有座美丽的山,日日与它见,感觉也许不那么新鲜。但在送人的今看来,是异样的。说穿来就是愈觉其「孤」。否则何以不说「日见‘青山’上浮」呢。若要说这「孤峰」就是诗人在自譬,倒未见得。其实何须用意,只要带了「有色眼镜」观物,物必著我之色彩。因此,由峰之孤足见送人者心情之孤。「诗有机,待时而发,触物而成,虽幽寻苦索,不易得也」(《四溟诗话》),却于有意无意得之。

关于山传说很多,一说它是湘姊妹游息之所(「疑是仙梳洗处」),一说「其下有金堂数百间,玉女居之」(《拾遗记》),这些神仙荒忽之说,使本来实在的山变得有几分缥缈。「上浮」的「浮」字,除了表现湖动荡给人的实感,也微妙传达这样一种迷离扑朔之感。

诗人目睹山,心接传说,不禁神驰。三句遂由实写转虚写,由写景转抒情。从字上似离送别题意益远,然而,「闻道神仙──不可接」所流露的一种难以追攀的莫名惆怅,不与别情有微妙的关系么?作者同时送同一人作的《岳州别梁六入朝》云:「梦见安陌,朝宗实盛哉!」不也有同一种钦羡莫及之情么?送人入朝原不免触动谪宦之感,而去九重帝居的人,在某种意义上也算「登仙」。说「梦见安陌」是实写,说「神仙不可接」则颇涉曲幻。羡仙乎?恋阙乎?「诗以神行,使人得其意于言之外,若远若近,若无若有」(屈绍隆《粤游杂咏》),这也就是所谓盛唐兴象神的表现。

神仙之说是那样虚无缥缈,洞庭湖此广远无际,诗人不禁心事浩茫,与湖波俱远。岂止「神仙不可接」而已,眼前,友人的征帆已「随湖」而去,变得「不可接」了,自己的心潮怎能不随湖一样悠悠不息呢?「心随湖共悠悠」,这个「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结尾,令人联想到「惟见际流」(李白),而用意更为隐然;叫人联想到「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归」(王维),比义却不那么明显。浓厚的别情浑融在诗境中,「空中之音,相中之色,中之,镜中之象」,扣不着,妙悟得出。借叶梦得的话来说,此诗之妙「正在无所用意,猝然与景相遇,借以成章,不假绳削,故非常情能到」(《石林诗话》)。

故应麟说:「唐初五言绝,子安(王勃)诸作已入妙镜。七言初变梁陈,音律未谐,韵度尚乏」,「至张说《巴陵》之什(按即此诗),王翰《出塞》之吟,句格成就,渐入盛唐矣。」(《诗薮》)他对此诗所作的评价是公允的。七绝的「初唐标格」结句「多为对偶所累,成半律诗」(《升庵诗话》),此诗则通体散行,然,「惟在兴趣」,全是盛唐气象了。作者张说不仅是开元名相,也是促成文转变的关键人物。其律诗「变沈宋典整前则,开高岑后矫清规」,亦继往而开来。而此诗则又是七绝由初入盛里程碑式的作品。

网友完善【送樑六自洞庭山作】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送樑六自洞庭山作】赏析

暂无赏析

网友完善【送樑六自洞庭山作】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送樑六自洞庭山作】辑评

《唐诗广选》:蒋仲舒曰:但言悠远,而别意自见。美人秋之思,当是别后意耳。

《唐诗镜》:后二语托兴,兼寓别情。

《唐诗别裁》:远神远韵,送意自在其中。此洞庭为神仙窟宅,然身不至,唯送人之心与湖俱远耳。

《网师园唐诗笺》:不着一字(末句下)。

《诗式》:开首先写洞庭,再入「山」字,所谓就题起也,然却有突兀高远之势,而一种送别之情已含在其中,要在「一望」、「日见」四宇咀嚼而得。三句入送梁六,言梁入朝神仙之不可接迎。四句从送后落笔,言只心随湖悠悠而去,不特题后摇曳情,似此缠绵悱恻,不失诗人敦厚之旨,盛唐作者所以为正声也。

《诗境浅说续编》:此诗言烟波浩渺中,神仙既不可接,客帆亦际迢遥。末句之悠悠凝望,即送别之心也。

《唐人绝句精华》:首二句实写洞庭湖山,中夹第三句,遂使实境化成缥缈之景,引起第四句别情,便觉悠然无尽。

网友完善【送樑六自洞庭山作】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张说 - []

唐河南洛阳人,先世范阳人,居河东,字道济,一字说之。武则天时应诏对策乙等,授太子校书。中宗时为黄门侍郎。睿宗时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劝睿宗以太子李隆基监国。玄宗开元初任中书令,封燕国公。后历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兼朔方军节度使,奏罢边兵二十余万,又以府兵多逃亡,奏罢当番卫士,招募壮士以充宿卫。再兼中书令,又为修书使,知丽正书院事。长于文辞,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与许国公苏颋并称“燕许大手笔”。为李林甫所挤,罢相。卒谥文贞。有集。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送樑六自洞庭山作|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张说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