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区大相作品集:
岐阳石鼓传周宣,神武尚纪中兴年。
抠衣曾肃文庙拜,访古更读昌黎篇。
车攻马同事已往,俯仰遗迹心茫然。
大小二雅不收载,纵横数石遗刻镌。
忆昔宣王按剑起,整顿周纲恢八埏。
南伐淮徐西猃狁,出车命将声喧阗。
天子明堂登玉帛,诸侯冠佩趋游畋。
于时岐阳纵大猎,前驱六马势腾骞。
戈甲照耀军容盛,从臣一一皆材贤。
不独清风能作颂,亦有羽猎如甘泉。
武功万代宜宣示,伐石作鼓夷层巅。
龙画撑持结构古,螺书诘曲镵戈鋋。
日炙霜侵不知岁,鸾漂凤泊沉荒烟。
只疑鬼物为呵护,封埋古刻苍苔鲜。
文义颇类小雅作,字体翻从史籀迁。
六百七十有二字,纷挐螭虎握玑璿。
年深缺划固不免,奥义高文止半全。
章樵考正力颇苦,薛郑音训心仍虔。
曩时韩公称好古,低徊石侧涕沦涟。
摩挲铜狄叹岁月,剜苔剔藓细品诠。
发为歌词极赏识,今文古文相并悬。
陋儒褊迫不解事,虚令世代差讹传。
隋珠几同鱼目混,和璧翻成燕石捐。
五帝存亡皇有无,峄山梁父几封禅。
神禹丰碑閟岣嵝,轩黄宝鼎沦伊瀍。
犹幸此鼓在人世,晨星累累映奎躔。
岐山较猎或代有,左氏编年岂误沿。
吁嗟此石何从得,自岐徙洛复入燕。
置之辟雍戟门里,衣冠讲解得究研。
予生际此不恨晚,至宝及睹周秦前。
方今宇内幸无事,嘘吸皇风万里旋。
诸生盛讲中兴事,朝士争歌雅颂编。
镌功勒成告下土,愿比成周致太平。
予昔扬舲于桂浦兮,将以极夫遐征。朝发丹水之浛洭兮,夕息重华之所经。
俄穷源于星宿兮,访昆丘之赤城。天柱岧峣而飞空兮,地轴支撑而不倾。
纷合沓其异状兮,忽神怖而魄怔。崩腾蹙踏来万乘兮,风雨阴晦而会百灵。
倏天清而地宁兮,聆箫韶之九成。昔重华之盛德兮,信无远而弗歆。
绝潇湘而南下兮,嘉兹土而来临。国不费而民不匮兮,兵卫简而不侵。
岂车辙与马迹兮,将釐俗于靺任。遂乐兹而不返兮,溯南飙而长吟。
璇宫逶迤而下属兮,瑶台隐起而上寻。驻清跸于磐石兮,招炎景于茂林。
参差九韶之管,疏越五弦之琴。趋跄百兽之舞,来仪丹羽之音。
黼裳扬兮仙霞举,绛节去兮赤霄沉。太音寥泬其希声兮,遗迹峥嵘而可睹。
信帝德之巍巍兮,有天下而不与。留仙旆于九疑,怨瑶瑟于二女。
松谡谡而吟风,竹斑斑而含雨。表灵兮珠丘,极望兮澧浦。
杳翠旗兮不见,荐芬馨兮何所。钦明兮思君,闻乐兮愁予。
嗟南薰之久寂兮,民愠其谁与解之。皇风靡而世遂季兮,俗化淫哇而嗤嗤。
久知太音之难谐兮,唐虞既远安适归。将坐兹石而忘味兮,写予心之遥悲。
- «
- »
- 散步湖堤上时方浚湖水面稍渺瀰矣
- 建安遣兴六首
- 奉留楚金长老
- 送青苗郑判官归江西
- 鹧鸪天 · 天上人间酒最尊
- 勉裴如晦
- 六月八日苦暑二首
- 宣府教场歌
- 沁园春
- 与孟能静饮联句復和三首
- 浈峡谣五首
- 答王叔承
- 练川篇四首赠朱嘉定入觐
- 将上惠阳舟中望罗浮即事呈王太守
- 挽刘道一
- 本草纲目·水部·芦火
- 西江月 · 其二
- 长安春雪曲五首
- 谢虚中上人晚秋见寄
- 杂诗二十二首
- 集古江村
- 榕城八景环城榕色
- 四月二日再补客司二首
- 次儿瀹以诗四首道各意因两用其韵
- 和李巽伯春怀
- 兰陵王
- 舟中杂咏
- 送朱可大南还三首
- 扬州歌四首
- 怀仲圭二首
- 凉州女
- 山居十首
- 次韵答襄阳龙图燕给事庆仆序直禁林
- 姚黄
- 望南极
- 甘露
- 悦老堂
- 石桥接待
- 书江贯道所画扇
- 题牛图
- 和韵
- 故绛行
- 石城乐
- 寄门人侍御陈莱峯
- 招通判沈兴宗游五泄
- 重过海印庵
- 得马元伯书,喜得归裏,闻又有岭南之游
- 题孙颐谷侍御柳阴勘书图遗照
- 游洞霄宫
- 送荆南师户侯移镇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