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中歌拼音版/注音版
yè zhōng gē。
邺中歌。
zhōng xīng。
钟惺。
chéng zé yè chéng shuǐ zhāng shuǐ,
城则邺城水漳水,
dìng yǒu yì rén cóng cǐ qǐ。
定有异人从此起。
xióng móu yùn shì yǔ wén xīn,
雄谋韵事与文心,
jūn chén xiōng dì ér fù zǐ。
君臣兄弟而父子。
yīng xióng wèi yǒu sú xiōng zhōng,
英雄未有俗胸中,
chū mò qǐ suí rén yǎn dǐ gōng shǒu zuì kuí fēi liǎng rén,
出没岂随人眼底! 功首罪魁非两人,
yí chòu liú fāng běn yī shēn。
遗臭流芳本一身。
wén zhāng yǒu shén bà yǒu qì,
文章有神霸有气,
qǐ néng gǒu ěr huà wéi chén héng liú zhù tái jù tài xíng,
岂能苟尔化为尘? 横流筑台拒太行,
qì yǔ lǐ shì xiāng dī áng。
气与理势相低昂。
ān yǒu sī rén bù zuò nì,
安有斯人不作逆,
xiǎo bù wéi bà dà bù wáng bà wáng jiàng zuò ér nǚ míng,
小不为霸大不王? 霸王降作儿女鸣,
wú kě nài hé zhōng bù píng。
无可奈何中不平。
xiàng zhàng míng zhī fēi yǒu yì,
向帐明知非有益,
fēn xiāng wèi kě wèi wú qíng。
分香未可谓无情。
wū hū gǔ rén zuò shì wú jù xì,
呜呼! 古人作事无巨细,
jì mò háo huá jiē yǒu yì。
寂寞豪华皆有意。
shū shēng qīng yì zhǒng zhōng rén,
书生轻议冢中人,
zhǒng zhōng xiào ěr shū shēng qì。
冢中笑尔书生气。
邺中歌评析
《邺中歌》是明代竟陵派文学家锺惺所作,以高度凝练的笔墨述说了曹操的一生。此诗被罗贯中《三国演义》所引用,列于曹操之死后。
“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
恰如冥飞《古今小说评林》:“书中写曹操,有使人爱慕处,如刺董卓,赎文姬等事是也;有使人痛恨处,如杀董妃,弑伏后等事是也;有使人敬佩处,如哭郭嘉,祭典韦,以愧励众谋士及众将,藉督粮官之头,以止军人之谤等事是也。有曹操之机警处,狠毒处,变诈处,均有过人者;即其豪迈处,风雅处,亦有非常人之所能及者,。盖煮酒论英雄及横槊赋诗等事,皆其独有千古也。”
这联诗概论曹操勃兴。曹操攻破袁绍后,以邺城为都城。邺城是魏都治所,因此曹操进位魏公,魏王,以及曹丕建国号魏,皆本于此。左思《三都赋·魏都赋》说:“兆朕振古,萌柢畴昔,藏气谶纬,閟象竹帛。迥时世而渊默,应期运而光赫。暨圣武之龙飞,肇受命而光宅。”意思是:祥瑞的兆头早已显现,魏都之嘉兆本于往古。气数存在谶纬之内,预兆藏于竹帛之中。经过悠远的沉静,终于应运而大放光辉。到了魏武帝时代,始受天命而一统四方。地灵人杰。
“雄谋韵事与文心。”
曹操凭藉自己的文才武略,独立不倚,豪爽诙谐,多谋善断,吸引了大批人才,以曹洪,曹仁,曹休,夏侯敦,夏侯渊,夏侯尚等一批世家子弟为骨幹,武有张辽,乐进,张合,徐晃,典韦,文聘,庞德等上将,文有荀彧,郭嘉,贾诩,锺繇,华歆,刘烨等谋臣,还汇聚了一批才华横溢的建安文士,人才济济,昭炳日月。这是他在群雄竞争中事业发展,以少胜多,由弱转强的基本。曹操出身并不高贵,但其英雄气质,豪气夺人,刚而凌下。
“出没岂随人眼底?”
曹操是一代天骄,“外定武功,内兴文学”。以雄才大略,赫赫功绩,狡诈权变,残忍自私,雄中有奸,奸中有雄,奸和雄总是互相交合著,“遗臭流芳本一身”,构成了曹操活生生的性格。
“安有斯人不作逆,小不为霸大不王?”
曹操定邺城为王都,铸金虎,铜雀,冰井三台,飞阁凌空,层楼承天,浮桥相通,既起伏有致,变化多端,又互为一体,气势宏伟。不仅楼阁亭台大有皇家风貌,而且魏都还设置百官。名义是汉家天子之臣下,而实权凌驾于皇帝之上。“安有斯人不作逆”可毕竟曹操没有当皇帝,“小不为霸大不王”,无论权势大小,既不做霸主,也不做皇帝,他曾表示:”苟天命在孤,孤为周文王矣。”
此诗前半部分从整体上该概括了曹操一生的气质,性格,才能和功业,突然笔触一转:“霸王降作儿女鸣,无可奈何中不平;向帐明知非有益,分香未可谓无情。”
此二联落笔在他临死之前,两个细节上:一是“向帐”:晋·陆机《吊魏武帝文并序》所记:曹操临终对季豹说:“吾婕妤伎人,皆著铜爵(雀)台。于台堂上施八尺床、穗帐、朝晡上脯之属,月朝十五,辄向帐作伎,汝等时登台,望吾西陵墓田。”另一是“分香”:“操令近侍取平日所藏名香,分赐诸侍,且嘱曰:“吾死以后,汝等须勤习女工,多造丝履,卖之可以得钱自给。””这便是诗中所说的“向帐”和“分香”两件事。此诗前一部分大开大阖,写曹操大雄大奸;后一部分集中一点,写曹操小情小意,临死流露出普通人的儿女情感。
对后一点人们多有议论,元·马致远《庆东原》曲说:“夸才智,曹孟德,分香买履纯狐媚。”宋·刘子翚《过邺中》诗说:“遗恨分香怜晚节,胜游飞盖尚高情。”不管人们如何评论曹操临死流露出的这一情感,是真是假,是美是丑,往往说不清。因为人们总是习惯用一种模式去衡量大人物,其实伟人也有世俗的一面,人性,人情的一面。“分香”这一细节的深刻性就在于它刻画了与一代奸雄相联系的另一面,这才是曹操,一个完整的曹操。
此诗的最后,笔锋一转,对后人说:“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古人何谓“书生气”不可知,以我们今天的认识来看,“书生气”是指死板,僵化,教条,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分出必然和偶然,彷佛偶然一定要反映必然,必然也一定要蕴涵在偶然之中,其实假象,巧合也是偶然的东西,并不一定都是必然的反映。“分香”虽是曹操的举止,但这不一定就是奸雄本质的暴露,也许就是特定场合下人之常情的流露,何用深究。
-
暂无!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钟惺相关作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