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如
陈锡如,本名天赐,字钟灵,别号近市居士,晚号紫髯翁。清澎湖马公人。曾从文石书院山长俞秉文学,继入闽县,以监生赴闱试,不第。日人治台后,欲授以澎湖厅参事之职,辞而不受。中华民国建立后,1913年发生「二次革命」,陈锡如慨然投笔从戎,远赴长江南北,后被捕受困于上海制造局。脱困后致力于教育工作,以保存汉文。明治四十四年(1911)曾创「澎瀛吟社」于澎湖文石书院〖王玉辉《日据时期高雄市诗社和诗人之研究:以旗津吟社为例》云:「西瀛吟社的前身乃陈锡如首创于文石书院的澎湖诗社。」然,据《台湾日日新报》,「词林」栏,有「遥祝澎瀛吟社成立」的报导,刊在1911年5月2日第一版,可见首创诗社应为「澎瀛吟社」。〗,因日人干预而停办。其后复与地方仕绅蔡汝璧、陈梅峰等广招澎湖文士陈鉴堂、吴尔聪、蔡锡三、鲍迪三等重整,易名为「西瀛吟社」,以诗文奖励后进。大正九年(1920)应高雄旗津青年团之聘,担任汉文夜学讲师,在旗津富商叶宗祺宅,成立「留鸿轩书房」,教授汉文,并集结门下弟子成立「旗津吟社」。大正十四年(1925)陈氏澎湖女弟子于留鸿轩成立「莲社」,为全台第一个闺秀诗社。次年(1926)又集澎湖后辈文人组「小瀛吟社」;昭和二年(1927)应陈皆兴之邀,在高雄苓雅寮传授汉文,并主持「苓洲吟社」。终其一生致力,陈锡如皆致力于汉学之推广;创立多个诗社,并倡女学,及门弟子除陈皆兴、王天赏等名士外,尚有蔡旨禅、蔡月华、蔡锦云等女诗人。〖参考《澎湖县志‧人物志》,马公:澎湖县文献委员会,1972年,页61;王玉辉《日据时期高雄市诗社和诗人之研究:以旗津吟社为例》,高雄:中山大学中文所硕士论文,2003年;胡巨川〈陈锡如的从军史〉,《?石》,澎湖县文化局季刊第34卷,2004年3月,页50至59;胡巨川〈陈锡如的澎湖诗〉,《?石》,澎湖县文化局季刊第25卷,2004年12月,页70至82;胡巨川〈陈锡如与其「留鸿轩诗文集」〉,《南台文化》第4卷,高雄:南台湾文史工作室,2001年12月,页31至41。〗陈锡如作品有《留鸿轩诗文集》,昭和二年(1927)由高雄苓洲吟社出版,集分上中下卷,上中卷为文,下卷收诗作,并附女弟子诗钞。陈氏个人诗作共二五七题,四一六首,按照古风、排律、律诗、绝句等体裁排列编辑。今即据此为底本,并参考《台湾日日新报》、《汉文台湾日日新报》、《东宁击钵吟前后集》、《台湾诗海》等辑录编校。(余美玲撰)
以下是陈锡如作品集:
推荐诗词古文
- 登金陵凤凰臺
- 舍东追凉
- 拟行路难(其七)
- 咏史四首
- 和兴化赵令君
-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 恣逍遥赠韩守玄
- 蜀头陀客吴岁久持行精勤有道者也
- 望蓬莱
- 暑中写雪图
- 高宗纯皇帝御製平定两金川凯歌三十章干隆四十一年
- 除夕张山人分韵是日有浙藩之报
- 读楚元王传
- 汉中砍二首
- 即事十首
- 又各赠一绝余如晦
- 水龙吟 · 题联司马
- 栗子岭在沅州四十里
- 迟紫霄人不至
- 嘉郑老至
- 鬆窗用杜句为韵和以棋酒为意十首
- 庄定山先生闻受平湖典教迭韵赠六律依韵奉答
- 夏夜书事
- 又
- 答杜如篪
- 岚似屏风
- 答刘九逵二首
- 六言
- 眼儿媚 · 中秋无月作
- 落梅风冬至二阕其一
- 陶情
- 颂寄实师顺师
- 秋怀杂感
- 春暮同敬亭贻谋泛月
- 题灵源洞
- 安恭皇后輓词
- 象鼻山
- 淮南田歌三首
- 赋得十五颇有余
- 题寒山拾得为道士潘为善作
- 为题小灵隐修广师法喜堂
- 湖外别业四咏其二渔村晚照
- 观梅
- 郑锋宅神诗
- 云中乐
- 杨员外
- 琐窗寒 · 十六夜雪用樊榭韵
- 与张鬆友同年
- 江行杂咏
- 客中清明
我爱学习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