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陈肇兴作品集:
经年避贼寇,迁徙无定宿。有客晨过门,言善君平卜。
长揖前致辞,再拜发龟椟。自从丧乱来,八口滞空谷。
供亿无故人,反噬有僮仆。亲朋多白眼,群奸遥侧目。
入海愁蛟龙,登山畏虺蝮。吾宁居九夷,负矢射麋鹿;
将委心任运,雕零依草木。吾宁请长缨,中原竞驰逐;
将浮沉观变,憔悴匿林麓。吾宁依刘表,附会救饘粥;
抑将说隗嚣,辨论穷反覆。吾宁学杜甫,悲歌以当哭;
抑将效扬雄,清静自投阁。宁百折不回,守身如守玉;
将模棱两可,与世同龌龊。绝温峤裾,将戏老莱服。
摇顾荣扇,将采陶潜菊。宁为辕下驹,将作云中鹄。
宁朝秦暮楚,将夜行昼伏。宁去依他人,抑来为宗族。
宁四海为家,抑一枝自足。吁嗟天下乱,举世方皆浊。
瓦釜竞雷鸣,干镆埋地狱。豺虎横咆哮,麒麟遭鞭朴。
衣绣原非荣,披褐讵云辱。世无平不陂,道无往不复。
詹尹将拂龟,贾生或赋鵩。何者为吉凶,何者为祸福?
知几有神明,尚其再三告。客闻呀然笑,释策止弗渎。
王绩醉为乡,志和船作屋。在我求其是,到处皆安乐。
七子沉湎同,三闾清醒独。用行君之意,何必问龟壳!
婆娑洋外云蒙蒙,海水流血千里红。
朝廷频年拜骠骑,戈船百道趋瀛东。
先生落落人中杰,栽花满县肝肠热。
捧檄偶参鹳鹅军,请缨直到鲲鹏穴。
毒雾飞鸢瘴疠侵,风涛出没几呻吟。
文渊触热军多死,冯异移营病转深。
骑鲸一去风悽恻,满军旌旆黯无色。
公已天上作神仙,我尚山中拾橡栗。
生未迎谒死不知,九州豺虎纷猖披。
昨日故人一书至,闻讣已在黄花时。
侧身西望再拜哭,感恩何止歌鸣鹿。
伤心独照戴盆冤,易箦犹闻讯空谷。
忆昔妖童赴会初,杞人忧天曾上书。
妄意夷甫识石勒,谁知张角结封谞。
一朝环海烟尘起,意外风波来万里。
无瑕白璧染成缁,谁信此中有君子。
先生得信惊且疑,逢人到处询项斯。
两年薏苡消无影,一纸瑶函告有司。
自从丧乱苦兵革,幼安曜卿坐不得。
破产频求博浪锥,飞书屡进绕朝策。
肉食无谋藿食愁,陈兵还为赋同仇。
手书露布告乡里,不灭黄巾誓不休。
裹疮吮血几征战,臂上长弓腰间箭。
也知小丑终成擒,争奈先生长不见。
伏波横海又登坛,幕府回头泪不干;
满堂宾客如龙虎,尚恨军中少一韩。
况我生平感恩谊,出师未遂封侯志;
但识师恩同国恩,敢论有位与无位。
人生大节君师亲,高堂矧有洗夫人。
温峤绝裾终是孝,班超投笔宁为身。
前朝杀贼深山里,知公九原闻必喜;
今日焚巢浊水滨,知公九原恨无垠。
一喜一乐缘何切,只为千秋重名节;
共夸桃李盛门墙,不使豺狼留窟穴。
地角天涯道路长,可怜丹旐尚他乡;
一棺寂寞荒祠外,只有门生吊夕阳。
举世纷纷谈势利,何人解吐英雄气。
两载栖栖困戎马,满腔热血向谁洒。
天为吾儒假一鸣,万人军里逢先生。
先生握手坐终夕,两人怀抱一时呈。
非弹家国苍茫泪,即诉风尘离乱情。
风尘离乱那堪说,与君且话三年别。
自从狐豕蹂乡闾,老拳毒手饱摧折。
万卷图书辗转空,一家儿女流离活。
珠囊玉箧化狼烟,碧瓦雕甍供鼠穴。
王尼处处都不安,李白人人都欲杀。
艰难一样落坑中,我比先生更愁绝。
即今淮西虽告平,深山虎豹纷纵横。
焚巢捣穴穷搜捕,一剑犹当十万兵。
先生听罢跃然起,为告夜郎还未死。
攀龙附凤夸身强,悠悠终是辽东豕。
古来擒贼先擒王,不入虎穴焉得子。
先人之忧后人乐,我辈所存本如此。
岂为封侯始请缨,从知杀贼即名士。
细柳营中绮宴开,眼前宾客尽邹枚。
共夸借箸多吾党,复见从军有秀才。
三更风露兵威肃,百里河山瑞气回。
赋诗已用槊为几,烧烛还看剑引杯。
感君意气高相许,令我闻鸡因起舞。
一鞭终愧祖生先,百战羞同樊哙伍。
短衣匹马别君去,语君且助三通鼓。
黄尘滚滚向东飞,看我下车撄猛虎。
- «
- »
- 晚眺
- 出游归卧得杂诗八首
- 自咏绝句八首
- 沂溪怀正之
- 陶庵梦忆 · 卷六 · 水浒牌
- 月下果饮七首其二
- 咏怀八十二首(其三十二)
- 寄云谷瑞泉庵主
- 满江红 · 题安苍崖行乐图
- 赠许体之
- 中原吟
- 阻风野步有感呈子履
- 金州客舍
- 弇园杂咏四十三首清凉界
- 徐泽夫有事外寄而膺试北上赋此送之
- 望永安县诸山
- 冶春
- 雨夜舟中作
- 望黄州
- 侍从游后湖宴坐
- 卜算子 · 其二用前韵弟藻次日又设酒
- 沈懋学游金陵归杭
- 用前韵赠岸老
- 庐山独夜
- 张僧繇秋江晚渡图
- 送李尉解任归庐陵
- 题刘武翼息斋
- 咏月
- 寿蓝母
- 题赵尚书所藏花鸟四首画眉
- 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第一拍
- 再至东海祠
- 留别太仆寺滁州卫诸公
- 菊日登高和答黄象谷
- 令狐秀才书堂
- 同范长官郑主簿送战船至盐屿江上奉酬应尉
- 送冯资深归西山
- 题赵子固水仙墨梅二首
- 昭庆寺
- 泛厓次韵兼酬浚泉郑使君见怀
- 招饮朝阳岩
- 山晚忆陆子远沈明卿十二韵
- 浮邱八景
- 月上海棠 · 题画美人
- 雨后湖亭待月
- 葛洪洞
- 盘山漫兴
- 中秋后二夕陪赵连州饮荷香亭次连州韵
- 送满夷行秀才赴太学
- 诗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