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拼音版/注音版
yú měi rén sháo huá zhēng kěn wēi rén zhù。
虞美人 · 韶华争肯偎人住。
dǒng shì xī。
董士锡。
sháo huá zhēng kěn wēi rén zhù yǐ shì tāo tāo qù。
韶华争肯偎人住?已是滔滔去。
xī fēng wú lài guò jiāng lái,
西风无赖过江来,
lì jìn qiān shān wàn shuǐ jǐ shí huí qiū shēng dài yè xiāo xiāo luò,
历尽千山万水几时回? 秋声带叶萧萧落,
mò xiǎng chéng tóu jiǎo fú yún zhē yuè bù fēn míng,
莫响城头角!浮云遮月不分明,
shuí wǎn cháng jiāng yī xǐ fàng tiān qīng。
谁挽长江一洗放天青?。
虞美人评析
《虞美人·韶华争肯偎人住》是清代词人董士锡所创作的一首词。此词的上片即写春去秋来这一自然界中亘古不变的规律,用“争肯”“无赖”“几时”等充满主观感情色彩的词烘托伤逝的悲哀;过片就“秋声”落笔,萧萧秋叶,墙头画角,悲秋情怀更添几分苍凉,末二句忽发奇想,期盼有谁来挽起长江水,洗去浮云,让天空放晴。此词想象雄奇豪放,抒写自然流畅,立意新颖。
这首词的具体写作背景已无从考察,但从词意揣摩,当是词人奔波仕途之际的情感流露,是词人对国事人生的思考记录。作者身处嘉庆、道光年间,其时正是鸦片战争爆发前夕,贪吏当道,财政支绌,军备废驰,国势下降,危机日重的社会又遇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词人为此深深地忧虑。有感于如此危局,作者写下了这首词。
-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虞美人赏析
“韶华”二句,采用拟人手法,赋予无生命的时光以生命和意识。韶华不肯与人长期依偎,像江水一样滔滔逝去,显示出物换星移之自然规律。词人慨叹年华似水,红颜易凋,怆然与无奈之情于此表露无遗。人生有限,时间无限,这一永恒的矛盾曾引发过多少哲人的思考。词人为官在外,颇尝羁旅劳顿之苦,时惊年光飞逝之疾,对比感触良多,常用词的形式表达出来。
“西风”句,写自己的心情和行踪。在西风萧瑟的日子里,词人百无聊赖,涉江北去,不禁怅然回首江南故里。在西风骤起,万木摇落之际,最易诱发乡思。古人曾有见秋风思菰莱鲈鱼脍之美而辞官归里的酒脱之举,词人生在山青水秀的江苏,此时客过异乡,面对“西风愁起绿波间”的景象,怎能不触动满怀乡情。“历尽千山万水 几时回”,身在途中,复又思归,这就把词人既不愿行,又不得不行的矛盾心情和盘托出。
下片起首承上“西风”意,用“秋声带叶萧萧落”七个字描绘出一副秋风衰飒,黄叶飘零的秋景图。此句意境与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相类,当是由之点化而来,虽气魄不及杜,但此句在此词中有似承又转之妙。上片痛丧韶华,情绪低沉、压抑。下片若不另辟新境,从笔法上讲,文势呆滞;从命意上讲;词品欠高。词人深谙此中三昧,既另辟新境,又未伤曲之意脉。联系下句“莫响城头角”希望回避战事来看,这七字便不仅仅是自然界的秋景图,当有深意寓焉。由此看来,“秋风带叶萧萧落”也是清朝社会风雨飘播的“秋景图”。
“浮云遮月不分明”。词人借眼前景,暗喻清廷昏愦,奸邪满朝,在清社会的“秋景图”上又重重地补上一笔。“谁挽长江一洗放天青”,表层意思是说希望有壮士出,用滔滔长江之水洗尽满天阴霭,使青天重现。深层含义则是寄希望于雄才不略之士出来拯救时局。这主要是因为词人紧扣身处的环境落墨,如头上浮云遮月之象,眼前长江奔涌之景,信手拈来,妙合无痕。
董士锡为常州词派开山张惠言之甥,继承外家之风,重意格,崇比兴。这首词很能代表常州词派的特点,上片怅叹流年,下片深忧国事,借秋风,浮云绾合自然、社会,人生,运意于骚雅古怀,深得兴象风神之旨。
-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清江苏武进人,字晋卿,一字损甫。嘉庆副贡生,候选直隶州州判。受其舅张惠言指授,工古文诗赋,尤精《虞氏易》。历主通州、扬州、泰州书院讲席。曾受河督黎世序聘修《续行水金鉴》。有《齐物论斋集》、《遁甲变通录》等。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