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 · 送远山李夫人南归拼音版/注音版
qiān qiū suì sòng yuǎn shān lǐ fū rén nán guī。
千秋岁 · 送远山李夫人南归。
gù héng bō。
顾横波。
jǐ bān lí suǒ,
几般离索,
zhǐ yǒu jīn fān è。
只有今番恶。
sāi liǔ qī,
塞柳凄,
gōng huái luò。
宫槐落。
yuè míng fāng cǎo lù,
月明芳草路,
rén qù zhēn zhū gé。
人去真珠阁。
wèn hé rì,
问何日,
yī xiāng chāi yǐng tóng xiāo mù。
衣香钗影同绡幕。
céng xún hán shí yuē,
曾寻寒食约,
měi gòng huā qián zhuó。
每共花前酌。
shì yǐ xiū,
事已休,
qíng rú zuó。
情如昨。
bàn chuán hóng zhú lěng,
半船红烛冷,
yī zhào qīng shān pō。
一棹青山泊。
píng rèn qǔ,
凭任取,
cháng ān qiú mǎ zhēng qīng bó。
长安裘马争轻薄。
千秋岁 · 送远山李夫人南归评析
这是明末清初秦淮八艳之一的女才子顾媚的一首颇有情致的送别词。词为送别自己闺中密友远山李夫人而作。李夫人即吉永兵部侍郎李元鼎之妻朱中楣,远山系朱氏的字,朱为明宗室之女,俞陛云《清代闺秀诗话》谓其“恒有故国之思。”从这首词的内容看大约是顾媚于京城送朱氏南归故乡江西而作。
词上阕主要写惜别时的所见所感。首起二句“几般离索,只有今番恶”言人生或许有多次离别的愁苦凄怨,然而只有这一次最厉害。一个“恶”字,不但以低抑的情调笼罩全篇,而且交待了词人与被送别者极不寻常的关系,同时,也点明了只此一别,恐怕重聚匪易,道出了词人异常沉重的心情,接着以“塞柳凄,宫槐落,月明芳草路,人去真珠阁”四句从客观上点明送别李夫人的环境和时间是在芳草萋萋、柳絮飘飞、槐花殒谢的暮春明月之夜。而“凄”“落”二字又从主观上渲染了惜别时的悲凉氛围。真珠阁,即珍珠阁,泛指华丽的闺阁,这里特指词人与李夫人经常相处同聚的居室。“问何日,衣香钗影同绡幕?”照应开关,叹息这次离别分手之后,不知何日再得一起乘车盛装携手同游。一个问号,表明相分之难。“衣香钗影”即衣香鬓影,多用来形容女子盛装出游。上阕绾结二句通过具体事件表达对与李夫人之间昔日相处的美好生活的眷念,显得情感真挚。
下阕主要设想别后情景。换头“曾寻寒食约,每共花前酌”二句紧承上阕,回忆当年曾经相约寒食节踏青寻芳,每每花前举杯开怀共饮的欢快往事,这里袭用“以喜衬悲”的手法,接着哀叹“事已休,情如昨”,此二句在作一大的顿折中留连昔日美好交往的无限深情。“半船红烛冷,一棹青山泊。”是词人设想此一别后,友人将解舟南下的情景:孤伴青冷的烛光,泊舟在异地青山之下。虽是词人推想之辞,但是一个“冷”字却合情合理地刻画出别后闺友的凄凉境况,表现了对友人的关切。歇拍“凭任取,长安裘马争轻薄”二句仍是设想之辞,不过前两句是设想友人别后,这两句是设想自己,在友人离去之后任凭京城中那些豪华显贵者争着恣意游玩去吧,未尽之意是,友人一走,无知音相伴,我将再也无心去参加了。秦淮八艳活动于明末,时与一些民族志士交往。入清后,常怀民族故国之情,加之朱中楣本为明宗室朱民后裔。所以煞尾二句不仅是词人对友人挚情的流露,而且未尝不含弦外之音,颇值得玩味。
这首词拾取琐事,追怀友情,以作临别赠言,情感细腻,真切动人,同时通篇叶入声韵,诵读起来更增加了低抑哀回的情味。
-
暂无!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顾横波相关作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