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周弼

夜深

周弼 - []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霁,半峰残一溪冰。

夜深翻译文

我独坐书床,挑灯夜读,在这安静的夜里连打更声都没有听到。

门外,不知什么时候,春已经停了。远望空,一弯残挂在半山;近看门前,一湾流悄然成冰。

网友补充:
    暂无!

夜深拼音版/注音版

yè shēn。

夜深。

zhōu bì。

周弼。

xū táng rén jìng bù wén gèng,

虚堂人静不闻更,

dú zuò shū chuáng duì yè dēng。

独坐书床对夜灯。

mén wài bù zhī chūn xuě jì,

门外不知春雪霁,

bàn fēng cán yuè yī xī bīng。

半峰残月一溪冰。

夜深注释

不闻更:没听到打更的声音。

书床:列书于床,便于取阅浏览,这是很多读书人的习惯。

霁:雨或停下来,放晴、晴朗的意思。

网友补充:
    暂无!

夜深评析

这是一首即事成咏的小诗,描写诗人夜读书的情景。题目用“夜深”而不用“夜读”,可知其侧重点不在于写读书,而在于写读至夜深时分周围环境给予自己的感受,这种感受,实际上又从侧表现了专心夜读的意趣。

一二两句,首先从室内氛围写起,然后点出读书人。“虚堂”、“人静”、“不闻更”,都是“独坐书床对夜灯”的读书人的感觉。按正常的顺序,应是“独坐书床对夜灯,虚堂人静不闻更”。现在倒过来,先写感觉,后写感觉的主体,正是为了突出夜深人静的环境氛围。诗人独坐书床,灯下苦读,不知不觉已到深夜,竟连更声也没有听到。两句,紧扣题目,把深夜室内的景象给写尽了。三四两句,诗人宕开诗境,转换空间,由室内而“门外”,妙在避实就虚,另辟新境。门外,不知什么时候,春已经停了。远望空,一弯残挂在半山;近看门前,一溪流悄然成冰。这一切都是在诗人夜读时不知不觉中发的,暗示时间的推移,夜读已久。“不知”二字,实地写出诗人久读后起身开门四望的瞬间感受,也透露了诗人夜读后安恬自得的心情。

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诗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

网友补充:
    暂无!

夜深赏析

这首七绝写一个专心攻读的读书人对春深夜的感受。这感受在室内是空与静,若遗若忘,独亲书与灯;在室外却是实与动,似惊似喜,、冰。虽是夜深独坐,诗人却没有孤独空虚感。家人僮仆静息后的厅堂,一片虚静,专心攻读的诗人忘了听更声。“独坐书床对夜灯”一句,很可吟味:不写书桌几案而写“书床”,可以想见坐拥书床的诗人夜读形象。不写孤灯、寒灯而写“夜灯”,可以领略到诗人有书为伴,独坐不孤的恬静自适心境。由室内氛围器物的描写,转到对室外夜景的发现,这里略去了抒情主人公辍书推门,略舒倦眼的动作,使门外之景,径直入诗,承担起使诗境和心境发自然而宛转的变化的任务。专门夜读的诗人,竞不知春已悄然停了,后半夜的残,清朗地悬在半峰边;一溪白开始琮琮作响的春,因夜寒又凝成了冰,在光下晶莹闪亮。候物象在深夜也在迁移变化,因勤读而感到充实的诗人,是欣喜于这春夜的景物变化的。一个“春”里的“春”字,使“残”、“溪冰”这些容易触发伤感寒意的诗料,也变得温馨起来。不舍昼夜勤读的诗人,在深夜独领春温,潜引春温入笔端,他的诗心是宁和怡悦的。

网友补充:
    暂无!

夜深辑评

暂无辑评
网友补充:
    暂无!
夜深作者周弼的简介

周弼 - []

宋东平府汶阳人,字伯弼。周文璞子。宋宁宗嘉定间进士。曾官江夏令。工诗,善画墨竹。与李龏同庚同里。诗书画皆工,尤擅画墨竹。宋宁宗嘉定间进士。曾任江夏令。嘉定十七年(公元1224年)即解官,后仍漫游东南各地,是否复官不详。生前刊有《端平集》十二卷,已佚。宝佑五年,李龏摘其古律体诗近二百首,编为《汶阳端平诗隽》四卷。事见本集卷首李龏《汶阳端平诗隽序》。周弼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校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新辑集外诗附於卷末。卒于宋理宗宝佑三年(公元1255年)。传世作品有墨竹双禽图,古柏翠鸟图。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夜深|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周弼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