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曾巩

赠黎安二生序

曾巩 - []

赵郡苏轼,余之同年友也。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余,称蜀之士,曰,黎、安者。既而黎携其文数十万言,安携其文亦数千言,辱以顾余。读其文,诚闳壮隽伟,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二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苏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顷之,黎补江陵府司法参军。将行,请余言以为赠。余曰﹕“余之知,既得之于心矣,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黎曰﹕“与安之学于斯文,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今求子之言,盖将解惑于里人。”

余闻之,自顾而笑。夫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余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今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为笑于里之人。若余之迂大矣,使持吾言而归,且重得罪,庸讵止于笑乎?

然则若余之于,将何言哉?谓余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则于是焉,必能择而取之。遂书以赠二,并示苏,以为何也?

赠黎安二生序翻译文

赵郡苏轼,是我的同年朋友。他从四川写信到京师给我,称道四川的两位叫黎和安的年青人。不久,黎携带了他的几十万字的文章,安也携带了他的几千字的文章,不以为耻辱来拜访我。我读了他们的文章,的确是宽广雄壮、意味深,善于照应,气势奔放,充分表达了事实和道理,而他们的才力豪放纵逸,像没有尽头。二固然可以算得是魁首、奇特和崛起的读书人,苏因此也可以说是善于知晓人才的人了。

不久,黎补缺江陵府的司法参军,将要走的时候,请我以言相赠。我说:“我知道你,已经在内心明白了,竟然还要相求我用言语从形式上来表述吗?”黎说:“我和安都学习这种骈文,同乡都讥笑我们,认为不切合实际。现在请求您赠言,拟将解除乡里人的疑惑。”我听了这些话,连自己都克制不住笑了。

世间不切合实际的人,有谁比我更严重的吗?只知道相信古人,却不知道符合世俗;只知道记住圣贤之道,却不知道跟世俗要同流合污。这就是我现在还遭受困厄的缘故,而且自己还不知道啊!世间不切合实际的人,有谁比我更严重的吗?今您的不切实际,仅仅是由于文章不接近世俗,是不切合实际中的小事罢了,担忧同乡讥笑。像我的不切合实际可就大了,假使你拿着我的文章归去,将要重重的得罪,难道只是被讥笑就为止吗?那么像我这样的人,对于你们将要说些什么呢?果说我的不切合实际算

那么它的后患就是这样;果说它不,那么就可以符合世俗,必定违背古人,就要随同世俗,必定背离圣贤之道了。你还是不要急于解除同乡的疑惑,那么这样,必定能够选择而取其正确的途径。

于是,我书写这些话来赠送给两位,并给苏看看,认为我们的话怎么样呢?

网友完善赠黎安二生序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赠黎安二生序拼音版/注音版

zèng lí ān èr shēng xù。

赠黎安二生序。

zēng gǒng。

曾巩。

zhào jùn sū shì,

赵郡苏轼,

yú zhī tóng nián yǒu yě。

余之同年友也。

zì shǔ yǐ shū zhì jīng shī yí yú,

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余,

chēng shǔ zhī shì,

称蜀之士,

yuē,

曰,

lí shēng ān shēng zhě。

黎生、安生者。

jì ér lí shēng xié qí wén shù shí wàn yán,

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

ān shēng xié qí wén yì shù qiān yán,

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

rǔ yǐ gù yú。

辱以顾余。

dú qí wén,

读其文,

chéng hóng zhuàng juàn wěi,

诚闳壮隽伟,

shàn fǎn fù chí chěng,

善反复驰骋,

qióng jìn shì lǐ。

穷尽事理。

ér qí cái lì zhī fàng zòng,

而其材力之放纵,

ruò bù kě jí zhě yě。

若不可极者也。

èr shēng gù kě wèi kuí qí tè qǐ zhī shì,

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

ér sū jūn gù kě wèi shàn zhī rén zhě yě。

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qǐng zhī,

顷之,

lí shēng bǔ jiāng líng fǔ sī fǎ cān jūn。

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

jiāng xíng,

将行,

qǐng yú yán yǐ wéi zèng。

请余言以为赠。

yú yuē yú zhī zhī shēng,

余曰﹕“余之知生,

jì dé zhī yú xīn yǐ,

既得之于心矣,

nǎi jiāng yǐ yán xiāng qiú yú wài xié lí shēng yuē shēng yǔ ān shēng zhī xué yú sī wén,

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黎生曰﹕“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

lǐ zhī rén jiē xiào yǐ wéi yū kuò。

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

jīn qiú zi zhī yán,

今求子之言,

gài jiāng jiě huò yú lǐ rén。

盖将解惑于里人。

yú wén zhī,

” 余闻之,

zì gù ér xiào。

自顾而笑。

fū shì zhī yū kuò,

夫世之迂阔,

shú yǒu shèn yú yǔ hū zhī xìn hū gǔ,

孰有甚于予乎?知信乎古,

ér bù zhī hé hū shì zhī zhì hū dào,

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

ér bù zhī tóng hū sú。

而不知同乎俗。

cǐ yú suǒ yǐ kùn yú jīn ér bù zì zhī yě。

此余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

shì zhī yū kuò,

世之迂阔,

shú yǒu shèn yú yǔ hū jīn shēng zhī yū,

孰有甚于予乎!今生之迂,

tè yǐ wén bù jìn sú,

特以文不近俗,

yū zhī xiǎo zhě ěr,

迂之小者耳,

huàn wèi xiào yú lǐ zhī rén。

患为笑于里之人。

ruò yú zhī yū dà yǐ,

若余之迂大矣,

shǐ shēng chí wú yán ér guī,

使生持吾言而归,

qiě zhòng dé zuì,

且重得罪,

yōng jù zhǐ yú xiào hū rán zé ruò yú zhī yú shēng,

庸讵止于笑乎? 然则若余之于生,

jiāng hé yán zāi wèi yú zhī yū wéi shàn,

将何言哉?谓余之迂为善,

zé qí huàn ruò cǐ。

则其患若此。

wèi wèi bù shàn,

谓为不善,

zé yǒu yǐ hé hū shì,

则有以合乎世,

bì wéi hū gǔ yǒu yǐ tóng hū sú,

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

bì lí hū dào yǐ。

必离乎道矣。

shēng qí wú jí yú jiě lǐ rén zhī huò,

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

zé yú shì yān,

则于是焉,

bì néng zé ér qǔ zhī。

必能择而取之。

suì shū yǐ zèng èr shēng,

遂书以赠二生,

bìng shì sū jūn,

并示苏君,

yǐ wéi hé rú yě。

以为何如也?。

赠黎安二生序注释

赵郡:即赵州,治所在今河北赵县。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宋代著名文学家,因祖籍是赵郡,所以作者称赵郡苏轼。

同年:同年中考的人。曾巩和苏轼都是宋仁宗嘉祐二年进士。

遗(wèi):赠予。

、安平不详。

辱:谦词。这里是屈尊的意思。

闳(hóng):宏大。

隽(juàn):意味深

顷之:不久。

补:充任。

司法参军:官名,掌刑法。

迂阔:迂远而不切实际。

道:指圣人之道,即儒家学说。

庸讵(jù):岂、难道、怎么。

择而取之:指在古文、道与时文,世俗之间的选择。

网友完善赠黎安二生序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赠黎安二生序评析

《赠黎安二序》是一篇应黎之求而写的赠序,写于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黎安二是苏轼写信推荐给曾巩的朋友。安和黎一同学习古文运动所批判的骈文,他们从四川拿着自己的文章来京师就正于曾巩,也是“以文会友”之意。不久后,黎补任江陵府司法参军。行前,曾巩应黎、安之请,写了这篇著名的文章。

作者针对黎提出的写作古文遭到时人非议讥笑一事,表明自己的见解,委婉地告诫黎、安二不要因怕他人嘲笑就去迎合世俗,放弃原则,热情鼓励他们要有勇气走自己的路。

网友完善赠黎安二生序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赠黎安二生序赏析

这是曾巩撰写给同年友苏轼推荐的两位青年(黎和安)的赠序。这篇赠序有三层意思:第一层,赞赏了黎和安的文章和其人;第二层,继由黎之口,提出了迂滞疏阔——不合时宜、不切实际的问题;第三,针对上述问题,阐明古与今、道与俗的矛盾,并以自己为例,激励二要“信乎古”和“志乎道”,不要与世俗苟同。此序作者态度鲜明,说理精辟,层次清晰,侃侃而谈,文笔酣畅。

全文只三百七十馀字,共分三段。首段叙述黎、安的来历。黎、安二都为蜀人,但并不曾与曾巩相识。作者曲尽笔意先写友苏轼来信引荐之故,“赵郡苏轼,予之同年友也。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予,称蜀之士曰黎、安者。”曾巩和苏轼都是宋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又都是文坛上两颗相映辉的星座,苏的推荐是曾巩留意黎、安二人的重要原因,并非无故牵扯。不久,黎、安二就各持其文来见曾巩,于是作者读黎“数十万言”,安“数千言”的文章,感到二人文章实在是“闳壮隽伟,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给予了很高评价。且由文及人,想到黎、安二确是“魁奇特起之士”,而苏轼也伯乐识马,善荐才子,令作者感喟。

第二段紧接着便写赠言之故,并以“迂阔”为中心层层展开。但作者题目云赠“二”,文中却单提参军黎求赠言,因“黎补江陵府司法参军,将行,请予言以为赠”,作者便说既然已经心契相知,就不需要写序言表达出来。于是从黎的答话中牵引出安,实际上这是补救之笔,关键是道出了文章的主旨“迂阔”。“与安之学于斯文,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今求子之言,盖将解惑于里人。”至此,将赠言之故委婉表达,而作者闻言之后,感触颇深,因其笑迂阔一语,即从“迂”字情,将己扯入,而“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作者将自己的迂阔概括为知信古而不知合世,知志道而不知同俗,说似自嘲,实则自况,是对自己人态度的肯定。作者因博学知古而兴趣高远,显出与世不同的特性来;因矢志于圣人学者之道而超拔俗,因此难免招致世俗的毁誉,而作者仍独善其身,径直前行,“困于今而不知”,“迂阔”之大,无人堪当比拟。而作者以己“迂”之大,更进一步、更高一层论述“迂”的含义,令人心领神会,议论极为得体。作者以自己虽期受世人嘲笑,也绝不苟合世俗,以至于“困于今而不自知”的坚定态度和忘我精神为例,心平气和地劝勉对方,分析利弊,处处为“二”细心着想,毫无师训示晚辈的架子,反而使人从他为自许自叹中受到教益和鼓舞。因此,他说“二”的“迂”和作者的“迂阔”相比,其“迂”甚小,果“使持吾言”回故里,那么,“庸讵止于笑乎?”这种慨叹,实际上是以反问的语气鼓励“二”坚持自己的道路,不必顾虑世俗之人的非难嘲笑。

感慨之后,第三段一开始便照应前文,从正写赠言之意,仍以“迂”字为中心,极抒笔墨,大肆渲染,“谓予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右;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文中反复突出了二者的矛盾:果说作者的迂是的,而黎、安二担心的正是这个,果说它是不的,那么就能迎合世俗而违背古之理,流于庸俗而悖于圣人之道,其实作者一直在肯定自己“迂阔”的人态度,也在晓喻黎安二坚定自己的信念,不为世俗的毁誉困扰,方能有所成就的所谓主人之道。“解里人之惑”和“知古”“志道”是两种不可调合的人态度,这只能凭一个人的志向去取舍、追求,作者不能越俎代庖,因此作者在阐明二者的高远浅近后,留给黎安二“择而取之”,同时也以“并示苏”照应了开头部分提及的由苏轼介绍和作者给黎安二写赠序的缘起,首尾相应,环环相扣,可谓构思缜密。

本文在写法上的突出特点是递进法,即一层接一层,一层高于一层,层层递进,顺序论述,《古文观止》按云:“文之近俗者,必非文也。故里人皆笑,则其文必佳。子固借迂阔二字,曲曲引二入道。读之觉文章气,去圣贤名教不远”。本文通篇以“里人笑为迂阔”一语步步引发,从作文上引到立身行己上去,命题落落大方而论事又细致入微。文章读来似嘲似解,总是自信十足,而以迂阔与不迂阔听人自择,厉中带婉,意尽其意,文尽其妙。通观全篇,“无法不备、无处不切”(《古文笔记注》),文章小精悍,而内容丰厚,古今并举,涵含颇深。特别是其中论志道知古之说,对读者选择人的道路仍有启发和借鉴作用。

此文格虽逊于韩愈、苏轼之文的奇变恣肆,却也自成一格,醇稳质实,广为人们诵读。可见,曾巩名列八家确有其独特高妙之处,明代的朱熹就非常喜欢曾巩的文章。曾巩文章纡徐百折,转入幽深,能曲尽笔意,从这篇文章就可见一斑。

网友完善赠黎安二生序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赠黎安二生序辑评

暂无辑评
网友完善赠黎安二生序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曾巩 - []

宋建昌军南丰人,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曾易占子。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少有文名,为欧阳修所赏识,又曾与王安石交游。累官通判越州,历知齐、襄、洪、福诸州,所至多有政绩。神宗元丰三年,判三班院,上言以节用为理财之要。次年,加史馆修撰,典修五朝国史,管勾编修院,旋擢中书舍人。曾校理《战国策》、《说苑》、《新序》、《列女传》等典籍。尤擅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追谥文定。有《元丰类稿》。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赠黎安二生序|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曾巩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