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黄通作品集:
仙翁移守明年春,□书小子中自论。
□嗟羊公不血食,乃表乞庙于山樊。
因复为山发风咏,辞气浩浩涵胚浑。
又不柬弃贱且鄙,似欲瓴甋联玙璠。
捧诗那能测崖岸,但觉俗骨销沈昏。
师丈之命重违辟,手摩空腹强忍言。
召伯听讼棠树下,后人思伯树不残。
羊公游处岘山首,后人见山即汍澜。
或者怪之辄致诘,厥□何惠施元元。
答云贤者岂徒尔,其事虽远迹可根。
昔者郏鄏鼎既□,三姓窃出窥中原。
野鬼狂神盗社稷,渴龙饥虎摇乾坤。
于时生灵乃何物,蛇豕口吻恣吐吞。
丁黄那复顾邦土,荒城白昼啼幽冤。
□石未安晋已夺,晋□将至汉之濆。
公来有意补膏血,宁重黔首轻儿孙。
朝问疾苦历万室,莫复逋逃开四门。
众化以术公以道,人伏以威公以恩。
□□□时用□□,使民□戴如□□。
不然楚山尽奇秀,岂将怀□□□村。
山旧有亭亭有碑,碑前□见堕泪痕。
独使庭坚忽不祀,可□今古多朱轓。
仙翁下车郡即治,旋日鞭马城南奔。
踟蹰山头念往事,言不轻发心暗扪。
吾州祠宇数十百,何功何惠牲牢飧。
而令公作若敖鬼,嗟我庸敢夸雄藩。
玉书寻许□祀典,庶令贤者终天存。
士民欢笑□□诏,□□日□新宫垣。
梁国入吴毁淫祠,泰伯子胥方独尊。
南阳守睦祠子陵,浙东薄俗渐已敦。
仙翁还作叔子庙,汉南又开风教源。
诚令身在名灭者,放目仰视惭英魂。
凤林古景绝无尽,未算水木兼兰荪。
山前游骑试思否,此山不直供翠樽。
麻姑山直斗牛角,形胜拥断东南隅。
五百年来畜英气,特为吾宋生真儒。
李姓觏名泰伯字,风骨古秀飘髯须。
其人于世少似者,无乃稷契荀孟徒。
自伤出处苦奇剥,不得寸禄遮妻孥。
归来筑室郡北郭,反关唯作文字娱。
先生之门足高第,中间仲父有辈无。
曾继先生列科举,简编满载三十车。
先生不遇子亦退,高文懿行夸江湖。
麻源谷口田数顷,岁计取足无赢馀。
生涯俯就隐意决,便弃城邑庐郊墟。
上有慈亲享甘旨,下有子弟森庭除。
平生胸臆渺溟渤,惟学虞卿穷著书。
平生志气薄云汉,惟学子陵闲钓鱼。
每当春秋社时候,万象潇洒神仙居。
岩花野卉照几席,溪风谷霭清襟裾。
先生乘兴或还往,杀鸡炊黍开尊壶。
共评古今正经史,不知口角清涎濡。
名教果有如是乐,彦辅之言诚岂诬。
莲社竹溪诧高逸,究竟未免归狂愚。
争如仲父与泰伯,相乐以道情愉愉。
文酒逢迎二十载,一日不见已为疏。
松门大开俗不到,水云轩槛空清虚。
仰爱二友嗟不与,欲别仙墅犹踟蹰。
- 和裴令公一日日一年年杂言见赠
- 和昌英主簿叔社雨
- 水调歌头 · 夜醉西楼为楚英作
- 擢第后东归书怀献座主吕侍御
- 子瞻与李公麟宣德共画翠石古木老僧谓之憩寂图题其后
- 早春游慈
- 村醪
- 黄宽夫示诗不已自和前二首答之
- 戒酒
- 同李子自扬州至泰州作
- 踏莎行
- 岁暮四篇
- 春日作
- 定风波
- 谒石翁墓三首
- 次韵姚泽山大巡罗浮八咏朱明洞
- 安静堂
- 夜宿下沙步有小浦藏舟于口惧有风也是夜浪忽作声如潮舟为之撼如是者三舟人惊惧初谓有风起视则天籁不号星月皎
- 元宵雪感怀次韵
- 再送茂卿还晋陵四绝句同童山人子鸣作
- 游衡山诗十二首
- 岭海秋怀九首
- 国清曹源为书名已復说偈云
- 赠李掌教尹顺昌
- 贾浪仙
- 次韵徐正夫见赠
- 筑居郡城山麓经始之日正值立春漫赋二绝
- 题刘壮肃奏议后
- 泛湖晚归式之有诗见寄因次其韵
- 逍遥咏
- 落落
- 贾麟自睦来杭復将如苏戏赠短句
- 送师相陈大观文
- 寄中书洪益中梦菊先生四首
- 晚泊鸭栏矶
- 寅夫惠教游鼓山四诗细读如在屴崱杖屦间想像追和用坚重游之约四首
- 涂阳八咏金山积雪
- 同游陆节庵别墅
- 寄陈章阁老师
- 庐墓图
- 秋日杂诗二十首
- 戊午喜罢和籴
- 夜坐即事
- 大丹诗四首
- 题西渠水亭
- 自秣陵泛舟抵庐江
- 欲至大安寺不果
- 叵罗词
- 端平乙未王正十月有二日以官事宿祥云得五十六言
- 寄何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