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潘阆

酒泉子 · 长忆观潮

潘阆 - []

忆观潮,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尽成空,万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酒泉子 · 长忆观潮翻译文

我常常想起钱塘江观潮的情景,城的人争着向江上望去。潮涌来时,仿佛大都空了,潮声像一万鼓齐發,声势震人。

踏潮献技的人站在波涛上表演,他们手里拿着的红旗丝毫没被打湿。此後几次梦到观潮的情景,梦醒时依然感觉心惊胆战。

网友补充:
    暂无!

酒泉子 · 长忆观潮拼音版/注音版

jiǔ quán zi zhǎng yì guān cháo。

酒泉子 · 长忆观潮。

pān láng。

潘阆。

zhǎng yì guān cháo,

长忆观潮,

mǎn guō rén zhēng jiāng shàng wàng。

满郭人争江上望。

lái yí cāng hǎi jǐn chéng kōng,

来疑沧海尽成空,

wàn miàn gǔ shēng zhōng。

万面鼓声中。

nòng cháo ér xiàng tāo tóu lì,

弄潮儿向涛头立,

shǒu bà hóng qí qí bù shī。

手把红旗旗不湿。

bié lái jǐ xiàng mèng zhōng kàn,

别来几向梦中看,

mèng jué shàng xīn hán。

梦觉尚心寒。

酒泉子 · 长忆观潮注释

泉子:原为唐教坊曲,以泉郡地名作曲名,後用为词牌名。《金奁集》入“高平调”。有两体,一为温庭筠体,为词牌正格;二为潘阆体,又名《忆余杭》。

:通假字,通“常”,常常、经常。

郭:外城,这里指外城以内的范围。

鼓声中:将潮来时,潮声像万金鼓,一时齐發,声势震人。

弄潮儿:指朝夕与潮周旋的手或在潮中戏的少年人。喻有勇敢进取精神的人。周密《武林旧事》说:八十五钱塘大潮,吴地少年善游者数百人,都披散着头髮,身上刺纹,手持大旗,争先恐後,迎着潮头,在万丈波涛中出没腾飞,做出各种姿势,旗帜却一点没有沾湿。

向:朝着,

红旗:红色的旗帜。

觉:睡醒。

尚:还,仍然。

心寒:心里感觉很惊心动魄。

网友补充:
    暂无!

酒泉子 · 长忆观潮评析

泉子·忆观潮》是宋代词人潘阆的词作。此词上阕回忆观潮,表现了钱塘江的宏伟壮观;下阕回忆弄潮,表现人定胜的奇迹。全词以豪迈的气势和劲健的笔触,描绘了钱塘江潮涌的壮美光以及弄潮儿的英勇无畏精神,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网友补充:
    暂无!

酒泉子 · 长忆观潮赏析

词的上阕描写观潮盛况,表现大自然的壮观、奇伟;起首两句,写杭州人倾城而出,拥挤钱塘江边,万头攒动,争看江上涨。为下的涌现制造了气氛,作了铺垫。上阕结尾两句,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把钱江潮涌的排山倒、声容俱壮,渲染得有声有色、惊险动。

下阕描写弄潮情景,表现弄潮健儿与大自然奋力搏斗的大无畏精神,抒發出人定胜的豪迈气概。过阕转而描写弄潮儿的英勇无畏、搏击浪、身手不凡和履险夷。这两句纯用白描手法,写得有声有色,富于动感,眩目惊心。结拍由回忆转为现实,写词人虽离杭已久,但那壮观的钱江涌潮仍频频入梦,以至梦醒後尚感惊心动魄。

此词对于钱塘江涌潮的描绘,可谓匠心独远,别具神韵。词中“来疑沧尽成空”一句采用夸张手法,浓墨重彩,大开大阖,感染力甚强。上阕第二句的“争”、“望”二字,动地表现了人们盼潮到来的殷切心情,从空间广阔的角度进行烘托与大潮的壮观结合得甚为密切。结拍言梦醒後尚心有餘悸,更深化了潮的雄壮意象。前後的烘托与中间重点描写当中的夸张手法配合紧密,使全词的结构浑然一体。

网友补充:
    暂无!

酒泉子 · 长忆观潮辑评

现代词学家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该词显示出光度和深度,表现出健儿们敢于和大自然搏斗的大无畏的精神貌。

网友补充:
    暂无!

潘阆 - []

宋大名人,号逍遥子。尝居洛阳卖药。太宗至道初,以能诗受召见,赐进士及第,授国子博士。后坐王继恩狱,亡命潜逃。真宗捕得之,释其罪,以为滁州参军。其诗清劲洒脱而落落有致,王禹称、苏轼皆称赏之。有《逍遥集》。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酒泉子 · 长忆观潮|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潘阆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