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韩琦

九日水阁

韩琦 - []

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晚节香。

味已醇新过熟,蟹螯先实不须

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

九日水阁翻译文

池畔的堂馆已经坍塌,古老的台阁一片荒凉,我在此地殷勤接待嘉客,共同度过这美重阳。虽然惭愧古旧的园圃秋色疏淡,就像我老去的容一样,但请看一看晚年的气节,正盛开的黄菊散放清香。新酿的美已经很熟,味道醇厚而又芬芳。螃蟹早就得肥嫩,不必再等秋日的寒。近年来豪饮的兴致衰败难以勉强,只有高吟诗歌的才力还十分健旺。

网友补充:
    暂无!

九日水阁拼音版/注音版

jiǔ rì shuǐ gé。

九日水阁。

hán qí。

韩琦。

chí guǎn huī cuī gǔ xiè huāng,

池馆隳摧古榭荒,

cǐ yán jiā kè huì chóng yáng。

此延嘉客会重阳。

suī cán lǎo pǔ qiū róng dàn,

虽惭老圃秋容淡,

qiě kàn huáng huā wǎn jié xiāng。

且看黄花晚节香。

jiǔ wèi yǐ chún xīn guò shú,

酒味已醇新过熟,

xiè áo xiān shí bù xū shuāng。

蟹螯先实不须霜。

nián lái yǐn xīng shuāi nán qiáng,

年来饮兴衰难强,

màn yǒu gāo yín lì shàng kuáng。

漫有高吟力尚狂。

九日水阁注释

九日:九九日,重阳节。古代俗,这一要置赏菊。阁:临而建的小阁。

池馆:池苑馆舍。隳摧(huīcuī):颓毁,倾毁。榭(xiè):边屋亭。

嘉客:佳客,贵宾。延:延请,招请。

惭:惭愧。老圃:原指老菜农、老园丁,这里指古旧的园圃。秋容淡:亦意含双关,兼指秋光与诗人老年容色。

晚节:晚年的气节。黄:菊

醇:味厚。新过熟:谓新酿的已很熟。熟,一作“热”。

蟹螯(áo):本指蟹的第一对足,此处代指蟹,一作“蟹黄”。实:指蟹肉已

强:勉强。

漫:空。高吟:指吟诗。

网友补充:
    暂无!

九日水阁评析

《九日阁》是北宋诗人韩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描写了重阳佳节在阁延请宾客的情形。首联表明尽管池馆台榭一片荒败,诗人延客的情谊则十分殷勤。颔联一方绘时令光,一方借秋景秋色譬喻主人公淡泊宁静、晚节弥坚的品格。后半篇描述饮宴之乐,并表示自己量虽衰,诗情却不减当年的豪情逸兴。全诗意境开阔,格调健朗。

网友补充:
    暂无!

九日水阁赏析

韩琦的诗平易中见深劲,比较讲究炼意,但与一般的西昆体作家相比,格又比较朴素。这首诗从阁入题写九日宴会的兴致。

第一句写池馆园林荒凉的感觉,写景较工,而以疏淡见,且与第三句“秋容淡”相呼应。与全诗以意胜的特点很一致。第二句点出九日宴会之事,虽然池馆倾圮。台榭荒芜,却有嘉客来助成重阳雅集,环境虽然荒僻,人的兴致却很高,这一对比的意思一直贯穿到诗尾。

三、四两句正写九日赏菊,是韩琦的名句,这两句借赞颂重阳时节,菊虽晚开而尤为芬芳而寄意:晚节可贵,要注重晚节。两句含比兴之意,字上是写菊犹有晚香,言外之意则是表达自己有岁虽晚而节弥坚的品格。

五、六两句写眼前宴会之事,重九宴会饮是诗歌中的传统内容,蟹螫也是展现文士流雅致情趣的传统意象,但此诗不仅仅是简单借用这两个传统的重九意象,还更多地写到了和蟹螯本身,这种写日常活中文士活趣味的作法带有自居易的特点。

诗的最后写自己年老虽不能豪饮。但诗兴仍豪,有翻案之意。这样写诗的意思不致衰竭,章法健举。

韩琦这首七律,可谓信手拈来,“咸得于自然”,浑然成。也就是诗人直抒胸臆而作诗,而不是“出于经史”;整首诗歌体现的并不是在秋色里持续的的消沉,而是在一片肃杀的秋景之中强调一种高洁的人品,这正是这首诗歌能够被人广为流传的主要原因之一。

网友补充:
    暂无!

九日水阁辑评

方回《瀛奎律髓汇评》:“不妨自作贤相声口,诗贵雄气。”

网友补充:
    暂无!
九日水阁作者韩琦的简介

韩琦 - []

宋相州安阳人,字稚圭,号赣叟。仁宗圣五年进士。累迁右司谏,疏罢王随、陈尧佐、韩亿、石中立等四人。益、利岁饥,为体量安抚使,缓赋调、逐贪吏、汰冗役,活饥民九十万。宝元间进枢密直学士、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久在兵间,名重一时,下称韩范。后召为枢密副使,与范仲淹、富弼同时登用。庆历新政败,出知扬州,徙郓州、定州。嘉祐中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时仁宗有疾,琦力请立皇嗣。英宗即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英宗病重,又力请建储。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寻改判永兴军、相州等地。卒谥忠献。有《安阳集》。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九日水阁|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韩琦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