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赠斯远拼音版/注音版
yǔ hòu zèng sī yuǎn。
雨后赠斯远。
zhào fān chāng fù。
赵蕃(昌父)。
yǐ shì shuāng níng gèng yǔ shī,
已是霜凝更雨湿,
chūn qí jiàn qǐ dàn wú hén。
春其渐起但无痕。
mò jiē cǎo sè yǒu chuí sǐ,
莫嗟草色有垂死,
dìng yǒu méi huā dāng fǎn hún。
定有梅花当返魂。
xiǎo zhù yào xū qióng rì rì,
小驻要须穷日日,
xì xún wú xī biàn cūn cūn。
细寻无惜遍村村。
kāi mó bìng mù cóng zī shǐ,
揩摩病目从兹始,
bìng dài jūn shī xǐ shuì hūn。
并待君诗洗睡昏。
。
。
雨后赠斯远赏析
这首诗的首联见秋霜而思春日,表现了乐观进取的精神。「霜凝」,季节是在深秋。诗人面对降霜、下雨的深秋,并不慨叹「悲哉,秋之为气也」(宋玉《九辩》),也不畏惧即将来临的严冬,而是觉得离春天愈来愈近了。「春其渐起但无痕」,这一联为全诗定下了明朗向上的基调。颔联紧承首联,具体展示「春其渐起」的情状。霜威固然使草木摇落而变衰,但诗人认为不必为此嗟叹。自然界万物轮回,生生灭灭。一面在衰败,一面则在发生发展。在草色垂死之际,梅树正在恢复青春,酝酿作花。颈联补足「定有梅花当返魂」这一判断,「小驻」与「细寻」互文见义。「穷日日」前冠以「要须」,「遍村村」前冠以「无惜」,见出要发现新春之难,也表现了诗人惜春、寻春心情的急迫与信念的坚定。梅花开放的季节是在「已兼残雪又兼春」(王贞白《春日咏梅花》)的冬末春初,深秋不能见到早梅。但是,「冬至一阳生」,正当草色垂死之际,梅花之魂已在悄悄返回。这是自然之势,必当如此。「定有」、「当」,用得很恰切。尾联归结到自己,并回应题中「赠斯远」之义。
这首诗首尾呼应,中间转折自如,章法井然。转折处善于用虚字斡旋,显得灵动而不板滞。这些都体现了江西派诗法的长处。
-
暂无!
南宋郑州人,南渡后徙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字昌父,号章泉。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以诗受知于杨万里。调辰州司理参军,因辨冤狱与知州力争,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宋理宗即位,以为太社令、直秘阁召,皆辞不拜。绍定二年(公元1229年),诏予祠,依前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喜作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与周必大唱酬颇多。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赵蕃(昌父)相关作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