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十万个为什么 > 植物卷

为什么要建立自然保护区?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自然保护区。可以这样做一个简单的定义:自然保护区就是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生物种群的天然生境地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自然保护区是具有为了科研、监测、教育、文化娱乐目的而划分出的保护地域的总称。

很多人以为,自然保护区就是一个单纯保护物种的区域。如果这样理解,那就太片面了。其实,自然保护区作用非常广泛,除了保存、拯救各种面临濒危动物和植物,充当生物物种的贮备地和濒危生物物种的庇护所,更重要的是,它保存了完整的、未受污染的生态系统。还有,自然保护区为研究生态和环境变化的规律以及珍稀物种的繁殖驯化,提供了特别有利的条件。很多科学家都说,自然保护区就像巨大、开放、天然的实验室,为科学家从事生态学、繁衍珍稀物种的研究提供了优良场所。除了科学研究之外,自然保护区还是宣传教育的重要场所,或者说,它就是一个鲜活的、有生命的自然博物馆。除此以外,自然保护区还能在改善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并且在保证生态环境不受损害的前提下,开放某些区域作为旅游胜地,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保护区

总而言之,在我们这个遭受到人类“蹂躏”的地球上,自然保护区我们保留了一定面积的各类生态系统,也为我们的子孙后代保留了一些完全自然的区域。这些完全自然的区域将为人类今后在利用、改造自然的进程中,提供一条应该注意遵循的途径,同时还提供了客观的评价标准,甚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预见人类活动将会引起的后果。由此可见,建立自然保护区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建立了保护区之后,怎样对它进行保护呢?

在国外,很多保护区采用原封不动、任其自然发展的纯保护方式,但中国人口众多,自然植被少,通常采取保护、科研教育、生产相结合的方式当然,在不影响保护区自然环境和保护对象的前提下,也可以适当与旅游业相结合。因此,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内部大多划分成核心区、缓冲区和外围区3个部分。核心区是受到严格保护的地区,除极少数例外,不允许人类进入,属于几乎不受人为干扰的自然生态系统所在地。当然,也有些核心区虽然曾遭受破坏,但它的自然生态系统很有希望逐步得到恢复。缓冲区是指环绕核心区的周围地区,只允许科学家和专业人员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外围区又称实验区,位于缓冲区周围,是一个多用途的地区,允许在这个区域内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这样,使自然保护区不仅保护了生物资源,而且又成为教育、科研、旅游等多种目的相结合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