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为什么双眼总是一起转动?

正常人的双眼,无论它们是属于明眸善睐的天真儿童,还是秋波流慧的妙龄少女,抑或是对着镜子上下打量、整理妆容时的你自己,它俩总是极其默契地一起转动,很少发生你动我停这样的尴尬情况。保证双眼“密切配合”而不“离心离德”,我们的大脑居功至伟。

正如我们的手臂和大腿上附有肌肉,可以使四肢运动起来,每个眼球的外壁也长着名叫“眼外肌”的六条肌肉,它们的收缩和舒张能驱动眼球向各个方向转动。这六条肌肉通过三根神经和我们的大脑连接。所以,虽然每个眼球拥有各自的肌肉,但是对这些肌肉发出的命令却来自同一个司令部。当我们想要观察某一方向上的目标时,大脑便像操纵提线木偶一般,通过这三根神经指挥双眼步调一致地向目标方向转动,确保目标所成的像位于视网膜的中心。

眼外肌、神经、大脑三者之中的任何一员出了问题,就会导致眼球运动的失常,也就是俗称的“斜眼”。斜眼不仅有碍观瞻,还会使双眼不能注视同一目标,导致某些视觉障碍,比如“重影”(即复视),也会给判断距离带来麻烦,影响立体视觉的形成,因此需要及时治疗和矫正。

那么,双眼是不是永远向同一个方向转动呢?这倒未必。当我们停止远眺,转而注视近处物体的时候,双眼会做相向转动,即都转向鼻子;再次向远处看时,它们则挥别对方,向己侧的耳朵转去。它们一会儿和鼻子“亲近”,一会儿向耳朵“示好”,其实都是为了及时调节眼球屈光系统的焦点,让视网膜上的成像更清晰。总之,转动着的眼球就是这么一对时左时右,时分时合,但决不你停我走的最佳搭档。

【知识点】中央凹与视力

哺乳动物中,只有灵长类的视网膜具有中央凹。猫、狗、牛等非灵长类动物,尽管视网膜也存在着感光细胞较为集中的区域,但是这些区域多数呈带状横跨视网膜,或是面积远比中央凹要大,也不纯粹为视锥细胞所占据。相反,鹰、鸽子等鸟类,则拥有两个甚至三个中央凹,且感光细胞的密度也是人类的数倍,使它们在高空中能敏锐捕捉地面目标。

【试一试】

验证法国天文学家阿拉戈说过的话—“为了看清楚一颗很黯淡的星星,你最好不直接注视它。”在夜空中找到一颗不太亮的星星,再转动眼睛,判断究竟是视野的中心还是周边更容易发现它。

【发散思维】猜想一下,如果一种动物拥有的视锥细胞视杆细胞多得多,它的视觉和生活习性会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