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害怕时会发抖、出冷汗和牙齿打颤?
动画片《猫和老鼠》中的主人公汤姆猫,经常会被它的宿敌——老鼠杰瑞的恶作剧吓得魂飞魄散。汤姆猫感到害怕时,它的整张脸会一下子变得煞白,牙齿格格作响,全身像拧开了的水龙头一样不停往外冒冷汗。与真实的生活相比,这一幕虽然略显夸张,但类似的情景也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从生理学的角度看,影片对恐惧反应的描绘基本上是正确的。人类在极度恐惧时确实会牙齿打颤,脸失去血色,身上冷汗直冒(请注意汤姆猫是一个高度拟人化的角色,它模仿的是人类,而不是猫的行为特征)。即使我们想掩饰自己的恐惧,也很难抑制这些反应的出现。这是为什么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理解恐惧情绪的意义。进化心理学家主张,恐惧其实是为适应环境而产生的一种防御机制,可以有效地保护我们避免受到伤害。从上一个问题中我们得知,杏仁核受损的动物会失去对蛇、蜘蛛等外界威胁的恐惧感,但这显然不是一件好事。如果我们总是无所畏惧,就不会有意识地回避危险,而这恰恰有可能是致命的。
恐惧感引起的各种反应都有着实际的价值:当你感到害怕的时候,你的瞳孔会变大,这是为了扩大视野的可见范围,侦察到四周的危险;心跳和呼吸会急剧加快,这是为了促进新陈代谢,制造更多能量;你的脸色会变得惨白,这是因为血液从皮肤表层大量流向肌肉,以保证身体能迅速做出动作反应。由于血液进行了重新分配,从而造成体表温度下降,加上全身神经活动高度兴奋,因此身体会止不住地发抖,牙齿打颤,并冒出冷汗。
这些反应都是由人体内的自主神经系统所引发的,并不需要主观意志的参与。人体发生这些变化后,抵御外界威胁的能力应该会大大增强(这里指的是能够以战斗或逃跑来应对的那类威胁。如果你恐惧的原因是老师突然宣布要考试,那么身体的应激反应恐怕没法帮上你的忙……)。在《猫和老鼠》里,汤姆猫每次受到惊吓,马上就会像离弦之箭一般逃离。你对此不必感到奇怪,因为恐惧确实能让人跑得比平时快得多。
【试一试】动物研究——开放场实验
为了深入了解恐惧情绪的内在原理,神经科学家们有时不得不对动物进行一些带有伤害性的实验,例如老鼠(它的基因与人类相似度达到99%)实验。但是,我们不能与老鼠直接交流,也观察不出它的表情变化,怎么才能判断它是否确实感到恐惧呢?
“开放场实验”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设计的,实施起来非常简单:将老鼠放在一个空旷的场地(比如一张桌子)中心,然后计算它留在那里的时间。老鼠越感到害怕,就会越迅速地逃到场地边缘的区域。通过这种操作,时间长度就成为了衡量恐惧程度的量化指标。
【发散思维】如果人对什么事物都不感到害怕,会出现什么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