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为什么大米做不出松软的面包?

面包的主要原料是面粉面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和蛋白质。此外,还有一些添加剂,比如小苏打等。面粉加上水,和成面团,经过发酵,放在烤箱中高温加热,最后就变成了面包

小苏打的作用是发酵,它的成分是碳酸氢钠(NaHCO3),在高温下会释放出二氧化碳。也有一些面包用酵母粉发酵,作用也是产生二氧化碳。淀粉吸收了水,成为面团。二氧化碳在面团中形成一个个气泡,气泡受热膨胀,会试图逃出面团。但是面粉中的蛋白质,吸水之后会互相连接起来,形成网状结构。气泡被这个网络“固定”在了面团中,就形成了松软的结构。

小麦面粉可以做成松软的面包,但是大米粉却不行,原因在于其中的蛋白质含量和种类不同。

面粉中的蛋白质含量一般在8%~16%之间。小麦品种、种植环境以及加工条件均会影响面粉中的蛋白质含量。经过适当工业处理,面粉中的蛋白质含量还可以进一步降低甚至去除。根据蛋白质含量高低,人们把面粉划分为低筋面粉、中筋面粉和高筋面粉。低筋面粉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低于8.5%,高筋面粉一般高于12.5%,中筋面粉则介于二者之间。

面粉中的蛋白质主要有两种,分别是谷蛋白和醇溶蛋白。它们都不能直接溶于水。谷蛋白能溶解于稀的酸或者稀的碱中,醇溶蛋白能溶解于酒精中。在水中,它们会聚集在一起。把面粉放在水中“搓洗”,淀粉跑到了水中,这些蛋白质分子们跑到一起,在机械作用下互相连接起来,就成了面筋蛋白,也有人把它叫作麸质蛋白或者谷胶蛋白。

在面筋蛋白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谷蛋白,而谷蛋白中含有许多半胱氨酸。这种氨基酸上有一个巯基,就是硫原子上带了一个氢原子的基团(—SH)。这个氢原子不太“老实”,成天想着“离家出走”。在揉面的过程中,如果两个巯基碰了面,各自的氢原子就很可能成功“出逃”。而剩下的两个硫原子则连接在一起——这种连接在化学上称为二硫键。二硫键一旦形成,要打开可就不容易了,两个面筋蛋白分子就连接成了一个更大的分子。因为每个面筋蛋白分子中都有多个这样的半胱氨酸,每一个都可能和其他的面筋蛋白分子“结盟”,于是,最后就结成了错综复杂的三维“关系网”。这样的一个蛋白质网络,在受到外力——比如手捏、牙咬等作用的时候,就能够产生一定的变形而不断开,这就是面团有“筋道”的原因。

面包一般用高筋或者接近高筋的中筋面粉面粉中蛋白质含量高,而且以面筋蛋白为主。这样的面粉形成的网络强度大,可以网住更多更大的气泡,所以做成的面包具有更加松软的质感。

大米中的蛋白质含量很低,一般在7%以下,而且其中的多数蛋白质跟面筋蛋白不同,缺乏很容易就互相连接起来的能力。所以,这些蛋白质无法形成小麦面粉那样的网络结构,也就无法做成松软的“大米面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