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十万个为什么 > 生命

濒危的朱鹮为什么能“起死回生”?

在中国的关中平原和汉中平原之间有一条绿色巨龙,那就是著名的秦岭山脉。它是很多中国特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庇护所,毛色金黄的川金丝猴、国宝大熊猫等珍稀物种都栖息在这里。秦岭还是鸟类的乐园,这里生活着朱鹮、红腹锦鸡等。朱鹮身披洁白如雪的羽毛,脸颊呈朱红色,身姿美丽优雅。历史上,朱鹮曾经分布于中国、日本、俄罗斯等地。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野生朱鹮的数量一度急剧下降,到20世纪70年代,朱鹮在自然界几乎已经消失殆尽。1981年5月,中国科学家在秦岭南坡幸运地发现了7只朱鹮。然而,它们面临的境况却十分险恶,糟糕的环境使它们随时都有可能灭绝。为了使这几只朱鹮能够生存延续,科学家在陕西洋县建立了世界上唯一的朱鹮野生种群保护站,进行精心保护,开展人工饲养、繁殖的研究,使得朱鹮在海拔800~1200米山高林密处筑巢。从1993—2000年,先后建立了13个保护地,总面积达4230公顷,朱鹮野生种群数量增加,总数已超过500只,濒危状态得到缓解。据近几年调查,朱鹮的活动范围逐年扩大到城固、勉县等地的3000平方千米地区。自然保护区不仅使濒临灭绝的朱鹮起死回生,更为它们的生存繁衍创造了一片新的乐园。

自17世纪以来,很多生物类群都面临着灭顶之灾,尤其是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处境更是岌岌可危。于是,一系列物种保护措施,如修建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庇护所和湖泊便迫在眉睫。虽然与生物原本的野生生存环境相比,保护区对某个物种来说可能不是自然的,但这些是拯救已被人类摧残殆尽的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对于保护野生动物种群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结合自然保护区的建立,还有多种保护极度濒危动物物种的方法:对保护区中物种的再安置可以增加种群繁殖的数量;对于最濒危的物种要先开展人工繁殖计划,以在短时间内增加物种数量,再将那些人工繁殖的物种引入自然栖息地,使它们更好地适应自然界的环境。

【知识点】黄石国家公园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是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建成于1872年,面积达8983平方千米,在1978年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遗产。在这里,有着数以千计的温泉和喷泉,野牛、狼、熊、鹿等野生动物在这片乐土比邻而居。

【发散思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生物入侵造成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