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
出自:《战国策》
【题解】
邹忌是齐宣王时的名臣,他和大将军田忌是宣王的左膀右臂,在二人的辅佐下,齐国成了战国中期的强国。这篇文章写邹忌因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悟出了治理国家的道理。宣王听了他的劝谏之辞,齐国在短短几年间威望大增,诸侯们纷纷到齐国朝见齐王。
【原文】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熟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注释】
邹忌:战国时齐人,又名驺忌子。修:长。
昳(yì)丽:神采焕发,容貌美丽。
间:断断续续。
【翻译】
邹忌身高八尺有余,体形容貌潇洒漂亮。有一天早上,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漂亮?”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怎能和您相比呀!”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他漂亮,就又问他的妾说:“我和徐公谁更漂亮?”他的妾说:“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位客人从外面来,邹忌跟他坐着交谈,问他说:“我和徐公谁更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漂亮啊。”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端详了许久,自认为不如他漂亮;再次照着镜子看自己,更觉得自己差得很远。晚上躺在床上反复思考这件事,说:“妻子赞美我,是因为偏爱我;妾赞美我,是因为害怕我;客人赞美我,是因为有求于我。”
于是上朝去见齐威王,说:“我的确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都说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领土方圆千里,城池一百二十座,后妃们和左右近臣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上的臣子没有不害怕大王的,全国没有谁不有求于大王的,由此看来,您受的蒙蔽一定是非常厉害的!”
威王说:“说得不错!”于是下令:“群臣、官吏和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得头等奖赏;上书劝谏我的,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或朝堂上指摘我的过失并让我听到的,得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的时候,许多大臣都来进言劝谏,门庭若市;几个月后,还有人断断续续地进言劝谏;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言劝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拜。这就是人们说的在朝廷上征服了别的国家。
【解读】
邹忌问身边的人他和徐公谁漂亮,大家出于各种原因都赞他美丽,这其实只是一件生活中的小事。但是,在邹忌眼里,这件小事却暗含了治理国家的大道理。他向威王提意见时,巧妙地把这件事跟治国对照起来,以自己喻指君王,以妻子喻指后妃,以小妾喻指大臣,以客人喻指诸侯,指出当今齐国的情形是:妃嫔私王,群臣畏王,诸侯有求于王,所以多数人都对君王说好听的话,以致君王受了蒙蔽。以小见大、借题发挥是古文的常用写法,它的好处在于以生活入题,让人倍感亲切,既避免了长篇大论,还增加了文章的趣味。
此文惜墨如金,前面为引入讽谏齐王设伏。“王曰善”以下,尽言齐王善于纳谏。邹忌讽谏齐王之处,惟在“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数语。清代金圣叹点评此文说:“一段问答孰美,一段暮寝自思,一段入朝自述,一段讽王蔽甚,一段下令受谏,一段进谏渐稀,段段简峭之甚。”此篇从开头到结尾均用三叠法,变而不变,不变而变,步步引人入胜,不愧为《战国策》中“最昌明正大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