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 酒:灵感的泉眼
【酒的历史】
烟是舶来之物,但酒是地地道道的国产。古往今来,几乎没有一个文人不一爱一酒,就算是不写诗的渔夫,也喜欢在一江一边舟上豪饮。酒比烟的历史悠久,也比烟更回味无穷。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首《短歌行》中的酒,出现在三国时期,但是酒的历史,要在曹一操一之前很多。
传说在周朝的时候,有一个叫做杜康的人,为了储存粮食,就将稻米封存在一棵中空的大树树干中。后来有一天,杜康到山上去放羊,看到羊一舔一了装粮食的大树,就倒在了地上。后来他自己也去树下,闻到一股奇香,就忍不住也尝了一点树干上渗出来的水,觉得味道美妙无比,自己也酩酊大醉。后来,杜康就发明了酒。
酒是用人们的主食稻米发酵制成的,做了酒的粮食就成了糟粕,酒在粮食不富余的古代,属于奢侈品,所以由国家来统一管理,不允许私人卖酒。不过酒的普及很广,从东北到海南,全国上下都喜欢喝酒,关于酒的传说,也就有了很多版本。
有人说杜康是天上的酒神,由玉皇大帝派来人间的;有人说酒是日本一户姓酒井的人家发明的;有人说酒是古代的医生治病救人时研究出来的一个药方;有人说酒是汉代的刘伶创造的。总之,中国的酒文化中,这些神话、传说也让酒多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品酒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不同的酒,色、香、味、体的风格给人不同的感受,使人“知味而饮”。酒与文化也成了亲密的伴侣。
第一“醉鬼”刘伶有一篇《酒德颂》,“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一声,孰视不睹山岳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一江一汉之载浮萍”。这种境界就是古典的酒神一精一神。杜甫《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苏轼在《和陶渊明〈饮酒〉》中说:“俯仰各有志,得酒诗自成。”杨万里《重九后二月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中有:“一杯未尽诗已成,涌诗向天天亦惊。”南宋政治诗人张元年说:“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得自一由身。”这样的诗句,在典籍当中俯首皆是。
【酒的故事】
苏东坡与酒 苏东坡喜欢美食,有东坡肘子、东坡肉留于后世,而其饮酒的“知名度”虽不及李白、贺知章、刘伶、阮籍,却以酒德闻名。
苏东坡出身文学家庭,这问风雅的氛围下,见客举杯是常有的事情,而题诗作画之前,先饮一杯清酒,也是自然。苏东坡一爱一作画,善于画枯木竹石。他作画前必须饮酒,黄庭坚曾为他的画题诗:“东坡老人翰林公,醉时吐出胸中墨。”他的书法也很有成就,成为北宋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之一,作书前也饮酒,曾说:“吾酒后乘兴作数十字,觉气拂拂从十指中出也。”
苏东坡是一个喜欢动手的人,他不仅饮酒,还 亲自酿酒。曾以蜜酿酒,写以《蜜酒歌》,并在《东坡志林》中记录过酿造方法。还 酿造过桂花酒,写有《桂酒颂》,酿酒完毕,他还 做记录,写总结,《东坡酒经》中,有制曲、用料、用曲、投料、原料出酒率、酿造时间等,各个环节都有。
苏东坡一爱一酒,却很少借酒浇愁,这大概与他的心胸豁达有关,他在饮酒赋诗时写下的多是对生活的赞美和祝福。“持杯遥劝天边月,愿月圆无缺。持杯复更劝花枝,且愿花枝长在,莫离坡。持杯月下花前醉,休问荣枯事,此欢能有几人知,对酒逢花不饮,待何时?”
文人好酒 北宋的文坛领袖欧一陽一修,有一个妇孺皆知的名号叫做醉翁。《醉翁亭记》从头到尾一直之乎者也,有人笑称这是贯穿了一股酒气。曲水流觞、觥筹一交一错,这是古人认为最为有趣的事情,喝酒的时候可以比才情,可以论大道,也可以诉说心中的愁苦。无酒不成文,无酒不为乐。天地山水变得娇美,皆因为有酒。
李白是诗仙,也是一位酒仙。他一生都带有醉酒侠客的豪情,似乎一直在酒境中无法醒来。
东晋陶渊明,他的诗中有酒,酒中有诗。虽然官运不亨通,但一篇《归去来》,“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也是一番酒醒后的透彻。据说当时衙门有公田,可供酿酒。陶渊明就下令所有的田都种粳,来做酒料,他连吃饭的大事都忘记了。还 是他夫人力争,才分出一半公田种稻。后来弃官无禄,家贫无酒,他还 是欢喜“携幼入室,有酒盈尊”的待遇。
白居易也是个“大酒徒”。他为官时,专门研究酒的酿造。他发现酒的好坏取决于水质优劣,他自惭上任一年毫无政绩,却为能酿出美酒而得意。在他死后,很多人都端一杯美酒去祭奠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