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溅鸳鸯楼是武松人生的大转折
血溅鸳鸯楼之前的武松是良民是英雄好汉,只要有机会他是一心向善的,他的理想是做良民中的英雄。血溅鸳鸯楼之后的武松不但失去了做良民的机会,也开始变得冷酷和嗜杀。
武松虽然也好斗也杀人,但一般不会滥杀,不象李逵会对四岁的小孩下手,而且毫无道理,就因为‘哥哥让杀,就杀了。’武松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有理的。
武松打虎是英雄行为。武松杀嫂是为兄长报仇,合情合理。封建社会常说‘长兄如父’,所以为兄报仇是符合封建道德的有情有义的行为,虽然违犯了法律,但并不违人心。至于醉打蒋门神只是玩的一性一质,那时的武松并没有杀心,只是显显自己的本领罢了顺便抱打不平。也就是说血溅鸳鸯楼之前的武松是个良民,并没有杀心,尚未开杀戒。
有种说法,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天使一个魔鬼,当天使主宰了你的灵魂时,你就是善良的,当魔鬼主宰了你的灵魂时,你就变得邪恶了。武松被张督监一伙诬陷,又企图在飞云浦赶尽杀绝,激起了他心中的恶魔,才导致了血溅鸳鸯楼的特大命案。血溅鸳鸯楼已经涉及到滥杀无辜。血溅鸳鸯楼之后的武松也变得有些嗜杀和冷酷。
《水浒传》的作者用笔收放自如,高妙的很。为了突出武松打虎的惊险刺激和英雄气概,作者用心做了许多铺垫,运用了很多写作技巧(可参看我写的《武松打虎为什么一波三折》)。醉打蒋门神更是一精一心设计的一场好戏。我觉得不只是武松在显摆自己的武艺,作者也在炫耀自己的笔下功夫,一场恶斗看起来更象一场游戏,颇有些春风得意的感觉。但是写到大闹飞云浦和血溅鸳鸯楼就不一样了,这一回武松真的发怒了。作者写到这一章节是放开了手去写的,连技巧都很少用到,基本上就是跟着武松的情绪在走。
人常说‘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一个人真的发怒了,既无心也不屑用技巧了,什么‘鸳鸯腿、玉环脚’,一边去吧,直接就是杀,见一个杀一个,见两个杀一双,毫不留情。有时候作者写书会象演员演戏一样有入戏太深的可能,《水浒传》的作者写到血溅鸳鸯楼这个章节显然也入戏太深,他好象已经变成了好汉武松,一路写来,杀气腾腾,我有些疑心他手里握的是笔是刀啊?直到夜走蜈蚣岭显然杀气未褪,杀心未泯,以至于一看见恶道士和一个女人在一起,也没有问个缘由就要拿他试刀。看到这里,我真的有些担心,他会不会连那个女人也杀掉?幸好作者及时收住了笔,武松也收住了他的刀,总算还 残存了一些惜弱之心,否则,真的有损他英雄好汉的形象了。
血溅鸳鸯楼彻底改变了武松的人生,让他再也没有机会做一个良民一个好人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