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当黎明穿上了白衣》赏析
艾青《当黎明穿上了白衣》
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
绿的草原,
--新鲜的-一乳一-液似的烟……
看,
微黄的灯光,
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
看!
1932年1月25日,由巴黎到马赛的路上
----------------------------------------------------
细微的观察 准确的表现
艾老无论是在年经的时候,还 是在年老的时候,对于光总是有一种偏一爱一,而且那样执著,那样深情。在他的不少诗作里,都写到了光,作了一次又一次一精一采的刻划和描绘。虽然在不同的时期,由于环境、心态等的不同,有着不同的表现,但都是那么一往深情。
这不仅是艾老在十八岁时入过西湖艺术学院,学过绘画——学画者往往对于光有特殊的感觉和研究。更在于艾老对于光有着深刻的理解。有了光,才有了这个地球,这个世界,这个人类,才有了生命。可以说,光是生命之源。没有光,一切都在黑暗里了。
《当黎明穿上了白衣》这首诗,就充满了诗人对于光的崇敬。这首诗写于1932年1月25日由巴黎到马赛的路上,当时诗人才22岁。
诗从一开始,就把读者带进了辽阔而美丽的景色*中去。“紫蓝的林子”、“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色*彩丰富而鲜明。构成这一美丽图画的原因,不仅在于诗人一精一心地选择了三个色*彩鲜明的词:“紫蓝的”、“青灰的”、“绿的”,而更在于诗人在诗句上的一精一心安排。“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绿的草原……”这有层次的诗句,把画面有层次地展开了,诗句的层次和画面的层次极为和谐。而且好像是随着诗人的眼光,一层一层展开的,自然而贴切。
前面几句都是静的描写:林子、山坡、草原。而这一句,作了动的描写:“草原上流着……的烟……”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静与动的巧妙刻划,是构成诗人卓越诗艺的奥秘之一——诗人在许多诗中,都特别注意静与动的结合。
而对于草原上流着的烟,诗人是这样写的:“——新鲜的-一乳一-液似的烟……”这把黎明时的田野景色*进一步描绘出来了。黎明时,空气是新鲜的,四周那么安静,这烟也是新鲜的。这种感觉极为准确。“-一乳一-液似的”,把烟的清新、流动感、质感以及烟之美描绘出来了,而且可看可触一摸。以“-一乳一-液”来形容烟,可谓一精一妙绝伦!
面对这样美丽的景色*,诗人自己好像再也忍不住了,要发出感慨。第二段的头两句,即诗人直抒胸臆:“啊,当黎明穿上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
这两句诗,是对上面所描景色*的总括,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两句诗,是诗人直呼而出的,直率,毫无掩饰。是不是太直白了?不是。这两句诗正加重了诗人对黎明时田野景色*的崇敬之情,是忍耐不住由衷而发的。
诗写到这里,下面该怎样写呢?读者是很难揣测的。黎明时田野很美,令人感慨,似乎可以结束了,也不失为一首好诗。但诗人的感觉还 有更深沉的一层。
“看,/微黄的灯光,/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看!”
这也是黎明时的景色*,但已不仅是景色*,而有了更深刻的哲理一性一*的含意。灯光,在夜里是辉煌的,为田野照明,为行人指路。但当黎明到来的时候,灯光已暗然失色*了。黎明,以它辽阔的、无所不至的、清新的光,照向田野,使田野的美清晰地呈现出来。灯光,与黎明之光无法比拟,也无法抵挡。灯光显得窘迫,无论灯光怎样“挣扎”,怎样不愿“让位”,但已无济于事。
这里,可以说有几层意思:
一、以灯光来衬托黎明的力量,黎明的博大壮美,进一步刻划出诗人对黎明的赞美。
二、尽管灯光在夜里也不失为一个辉煌者,但在灯光照耀下,不可能使人看到田野上那样美丽的景色*。只有黎明到来的时候,才能使人看到。
三、更深一层的意思是,黎明象征着一种新的力量,一种有着博大胸怀的力量。而灯光,象征着一种衰弱的力量。衰弱的力量无论如何挡不住强大力量的脚步。
两个“看”字:前一个“看”字,是引起读者注意,而后一个“看”字,则是一种感叹,份量很重,似乎有斩钉截铁之力。这两个“看”字,同是一个字,但在不同的位置,则有了不同的作用和份量。可见,诗人在用这两个“看”字时,是经过认真思考的。写诗最忌重复,但这两个“看”字“重复”得好!
这首诗,是写黎明时田野的景色*,无论是从构思上,还 是从词句的选择上,以及深切的含意上,都可以说是上乘之作。这是由于:诗人不仅对这景色*有着深切的感受,还 有着把握能力和表现能力。观察之细微,表现之准确,更使人惊叹。
读了这首诗,不由不使读者感到,诗人对于黎明——对于光,是怎样地崇敬,怎样地充满了赤子之情……
(敦宝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