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一叹读后感
我本来对外国的事不怎么感兴趣,《千年一叹》完全是被逼着看的。没想到,看完后却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千年一叹》的作者余秋雨,一九四六年生,浙江人。这本书是他经过多个国家并和中国作比较后的感想。不得不向余秋雨先生致敬:那时候,去的国家大部分都很落后,有几个还有种族歧视。恐怖分子也相当危险。冒着生命危险,坚持走完全程,真是令人敬佩。
《一屋悲怆》这一篇,是在讲巴比伦文明。
巴比伦文明有《汉谟拉比法典》,总结一下就是四个字——以牙还牙。举个不恰当的例子:甲把乙的腿打断了,那就也打断甲的腿。残暴是有点,但我觉得还挺实用的——这样的代价,应该也没人想惹事吧。不知道受害者看到和自己一样有了残(52xx.cn温馨提示:注意用眼,休息一下眼睛吧!)疾的仇人,心里会怎么想。哈哈。
至于文中所说的博物馆,文物少的可怜,真是确确实实的“一屋悲怆”,哪里还有半点文明古国、强国的影子?
还有让我震惊的,是某些落后国家的傲慢与无知。很抱歉我用了“无知”这个词,但我还是想用。
卡尔巴拉的清真寺的主管,认为最有文化的国家一是他们伊拉克,二是中国。上了劣质的茶,还问:“你们中国,有茶吗?”
哈哈!
为什么伊拉克和很多国家关系紧张?老人答:“因为巴格达太美丽了,他们嫉妒。”
呵呵。
我突然想到了《三体》里的一句话——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