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种思考的维度——读《封锁》的所思所想
张爱玲的文章,大多描写的是她那个时代所发生的平常的事。虽然是平常的事,但她却以自己极为敏锐的洞察力和对微小细节的细致观察力向人们展露一个多元化世界。
《封锁》大概是写抗日战争时期,在公共列车封锁期间发生的故事。故事的男主人公是一名已婚的会计师,名叫吕宗桢。故事的女主人公是一名年轻的在大学教书的女教员,名叫翠远。这两个看似如两条平行线般没有任何交集的人却因为封锁产生了爱情,随着封锁的结束,这段短暂且飘渺虚无的感情也如烟花般转瞬即逝。
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文字都有其存在的意义。电车的玲玲声切断了时间与空间兀自成一体,为故事的发生创立了条件。本是无心的谈话,但双方越聊越投机,两个萍水相逢的人彼此倾诉着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产生共鸣,以至于擦出火花。我不禁猜想,如果没有封锁呢?如果封锁永远的继续下去呢?他们的爱情还会延续吗?
我想起了自己类似的经历。小学的时候,某个无聊的下午,我坐在学校的凳子上恰巧另一个同班同学也很无聊于是我们便聊了起来。我平时和她几乎没有说过话,但那天下午我们聊了很久,我告诉了她一些甚至于平时玩得要好的朋友都不知道的心事。在这之后我们并没有成为朋友,只是恰巧碰到对方时会心的笑一笑,打招呼而已。有时自己会产生疑问,我为什么要把这件事告诉一个和(52xx.cn温馨提示:注意用眼,休息一下眼睛吧!)我没有多大联系的人?也许我们只是单纯的渴望一个可以宣泄自己不满或表达自己隐藏在内心深处想法的窗口,而相对独立的时间和空间恰好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一旦这种封闭的状态被打破,我们又会回到机械的,像火车一般永无止境的前行的生活当中。所以我猜他们的爱情只是暂时的,虚幻的,如泡露一般。
好的小说不只是故事值得推敲,它的背景和看似不大重要的的小人物也很值得玩味。“他在这里看报,全车的人都学了样。有报的看报,没有报的看发票,看章程,看名片……他们不得不填满这空虚……思想是痛苦的。”为什么思想是痛苦的?也许他们是害怕一旦发现自己正过着机械,重复的生活而产生恐慌吧。这种现象在当今被物化、碎片化的社会中也很普遍。一些“宅男”的生活不正是如此吗。每天就是吃饭,睡觉,玩电脑游戏害怕社交,不断地重复着。他们害怕思考生活的意义,即便知道这种生活方式很没有意义但却固执的继续下去不愿改变,因为要改变于他们而言实在太麻烦太痛苦了。
张爱玲在文中探讨的关于当时社会生活的反复,虚无和不愿思考,种种在今天这个工业化的时代仍然存在。我们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手段、方式继续进行着。也许我们不能从她的作品当中得到确切的答案,但是我们却多了一种思考问题的维度。有时思考问题本身比获得答案更为重要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