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作文体裁

独立宣言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1-01-10 栏目:阅读 投稿:踏实的店员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造就了龙应台《独立宣言》这篇文章。东方的母亲希望孩子保持儿时的亲密,而西方长大的孩子,却从小就被培养要独立要自主。

其实,孩子们的独立并不是意味着疏远母亲,只是不再依赖母亲,不想让母亲自己的生活操心,也不希望母亲来安排自己的生活。

我更喜欢文中十一二岁的菲利浦,他的身上有我的影子。从小我一直都想证明给母亲看,自己是有独立生活的能力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也会像菲利浦一样,更注重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更在意自己的个人空间。像吃饭、穿着、上厕所这些事父母完全没必要多管;去什么地方旅游,怎么去,都不希望母亲安排。

但现在中国的母亲却管得过于严,也管得宽,什么都要管,觉得“我生你养你呢,无论多大,你都要听从我的!”从青春期开始,父母亲就逐渐不怎么理解我们,虽然他们也尽量、尽力去了解。话说回来,他们的了解方式是有(52xx.cn温馨提示:注意用眼,休息一下眼睛吧!)问题的,这时候反而会引起子女的抗拒,并想着离开他们。父母觉得对他好,但他觉得没必要。当我们父母说出我们自己的感受时,他们却当听不见,更有甚者,棍棒相加,使得往后孩子都不再敢向父母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文中作者对安德烈礼节太少提出看法的片段,我更是感同身受。我更像西方文化熏陶下的孩子,不喜欢过多的礼节觉得过于繁琐,于是我就不愿意跟外人见面,天天与手机,与网络打招呼,毕竟跟它们见面不用太多的礼节,没有心理负担。不过,作者提出的批评我还是接受的,礼节是中国传统美德,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亲近,这有什么不好呢?良好的社交还是必要的,人毕竟还是有社会属性的。

独立宣言》这篇文章写出了两代人之间、东西文化之间的差异,这是当下父母孩子的真实写照。我觉得无论做父母的,做孩子的都应换位思考,尊重彼此的想法,互相取长补短,让自己的人格变得更加独立,更加强大。

相关推荐:

文明青春,和谐枝江演讲稿

春雨,你终于来了

读《青塔》有感

可爱的小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