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的生活
很多人会认为把某某东西弄成碎片就叫做“碎片化”,然而这个词语的词义发生了延伸。在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后现代主义”相关研究文献中,“碎片化”不仅仅指物理形体的碎片,比如饼干掰成几块、把纸撕碎,还指时间或者信息的碎片化,而且人们越来越频繁的碰到它。
拿我爸妈的生活来举例:星期一到星期五都忙于工作,晚上做家务,没有时间学习;双休日和节假日呢,就是看看手机,什么微信、聊天、新闻啦,还有就是养生呀、秋天要吃什么、梨要怎么吃才好等等。零零碎碎的知识,我把它叫做“一些没用又好像有用的小知识”,和完整的、系统的一本书截然不同。我多次劝过我爸妈,应(52xx.cn温馨提示:注意用眼,休息一下眼睛吧!)该静静的看书,系统地学习,可他们不听,看来他们已经是“信息碎片综合症”晚期了。
生活的碎片化,不止是“信息碎片化”,还有“时间碎片化”。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使用手机的时间越来越长,中断手中的事情去查看手机也变得越来越频繁,使人们“时间碎片化”。据统计,微信在手机应用程序中占用了约29%的时间,很多人每小时都要多次查看微信上的信息,人们变得不专注了。在信息爆炸的当今,虽然人们迅速地知晓事情的发生,但是,对事情的专注度和深度却大不如从前,这是值得我们警觉的。
我希望大家关注碎片化问题,至少在学习或者休息时间,关闭手机,专心学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