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作文范文

碎片化时代的“美丽”与“忧愁”

发布时间:2021-01-10 栏目:阅读 投稿:冷静的小天鹅

随着互联网和生活的联系愈发紧密,碎片时代也悄悄与现代社会划上了等号。对碎片化的研究在21世纪后,以黄升民为代表的学者把碎片化引入传播学的研究中,广泛应用于传媒研究,其概念界定为:社会阶层的多元裂化,并导致消费者细分、媒介小众化。所谓“碎片化”,原意为将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就是那些多件事情中间所存在的无法用来做正事,而可以以其他的方式进行利用的时间。现在也引申出了碎片阅读碎片化思维等等。

其中,我最有感触的就是碎片阅读现在网络媒体的发展如浪潮般代替了原来的纸质阅读,对于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来说,除了必要的工作、学业以外,坐在书桌旁静静阅读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更多的是花上三五分钟时间在地铁上,公车上盯着手机屏幕,读上一篇缺乏思想,没有过程只有结论却被广为传播的文章,读完之后还似乎感想颇深,为这类文章再次贡献上一份转量。

长此以往地碎片阅读的习惯,很容易让我们变得只能接受碎片化的信息,原来洋洋洒洒几万字的一篇文章被浓缩成几百字之后,其原意还剩下些什么呢?140字的微博也能给你带来很多信息,但这些大量的信息你真的全部需要吗?以我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很少接触除课本之外的纸质文字,都是以网络媒介作为信息来源,有(52xx.cn温馨提示:注意用眼,休息一下眼睛吧!)一次突然起了阅读报纸的兴趣,当我面对一个版面的文字时,我下意识的一目十行的读完了,却发现不像在网上阅读,这样阅读很难抓住文章中的重点信息,重新开始,逐字逐句慢慢看完,发现这样一份报纸里,蕴涵了太多在网上零碎的文字里无法获取的信息。并且实体的文字很少会传播出错误的消息,比碎片化的文字更加可靠,可信。

但这也不代表碎片化的处理文字没有好的一面。让一个生活在快节奏社会里的普通人每天挤出时间做严谨正式的阅读确实很难,因此在长篇幅文字的基础上适当删减一部分描述性的语句、过程性的句子,以短句、断句,增强现场感和提炼关键词这样的方法,能让读者凭借关键词就能掌握文章的大体含义,这对于获取日常新闻信息是很好的方法。但当你真的想要读一篇文章时,还是静下来,捧起一份报纸,一本书吧。试想一下,如果当年余秋雨先生在辞去工作踏上考察之路时每天也是用碎片化的方式像现在写微博一样的纪录生活,那哪里会有现在的《文化苦旅》呢?

由此可见,碎片阅读的“忧愁”和“美丽”是共存的。在这里要借用一句我在碎片化时间中看到的一句话作为结语:“碎片化的原因不只是信息传播媒介的变化,更重要的在于你对待信息的态度和方法。采取了正确的方法并加以实践,你就不会被碎片阅读时代所裹挟。”

相关推荐:

素颜

秋天的音乐会

来自“碎片化生活”发起的挑战

不一样的假期生活

关于水资源的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