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计算机———人性与理性
“我不担心人工智能会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我更担心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这是苹果公司总裁库克对于人工智能未来前景所说的话。很难想象,作为一个IT行业内最为成功企业之一的总裁,最为关心的并不是他的行业前景,而是手下与他相同的人。而为何人类的思考模式会向计算机发展,而这一发展走向又为何会引发苹果总裁库克的担忧?以下几点便可作出解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越来越需要一批又一批专攻理论知识与高精尖技术的人才。故而在我们的日常教育中,大量理论知识的灌输则显得愈发频繁。久而久之,我们对于世界与问题的思考方式也就变得愈发理论化,计算机式了。
除此之外,当我们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我们中的一部分人会发现,社会上许多职业,诸如编程师,报关员,流水线工人等,皆需要工作者十分精准,有序与近乎计算机的工作方式来完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此等工作环境下,人会像计算机一样思考便不足为奇了。
既然这样计算机式的思维方式能使人类在工作中做到准确,一丝不苟,那为何库克先生会如此忧虑呢?因为它会使人“失去了价值观与同情心,罔顾后果。”
“纸上谈兵”的故事几乎无人不知,倘若只在乎纸面数据与理论,缺乏从实际出发与切合真实的价值观,到头来终将一败涂地。自古以来,古今中外的诸多皇帝与领袖都希望自己在处事上能做到公平公正,而最后他们近乎计算机式的公正却被臣民视作冷酷无情,报来杀(52xx.cn温馨提示:注意用眼,休息一下眼睛吧!)生之祸,像计算机一样思考的弊端便在于此。
就当东方大地的人民还在高呼“吾皇万岁”,信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时,在欧洲,宗教改革激起人们对于理性思想崇拜。而其中,加尔文教曾一度在日内瓦向外辐射,影响了几乎大半个欧洲。在加尔文教的核心,日内瓦自治城,其鼎盛之时的场景令人感到毛骨悚然。城内听不见孩子玩耍的欢笑声,街道上,所有人都身披黑袍,低着头,面无表情地走着。加尔文将他的教条主义宗教约束在每个人的脑中,所有人都不得有其余的想法,只能拥有加尔文教。就这样,日内瓦成为了一座巨大的宗教计算机,日复一日,重复着相同的指令。也因如此,即使在加尔文死后的两百年内,日内瓦及其辐射地区在文化,思想与艺术方面都没有出现过一个杰出的人物。因为每一个人都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更失去了创造力。
当我们回顾历史,不难发现,人类社会的每一次或大或小的飞跃,绝不是因为一群像计算机一样思考,死板,不懂变通的人,而是一个又一个充满想象,极富人情与创造力的人物。理论知识与理性思维固然重要,但我们绝不能因此而失去了人与计算机之间最大的区别————人性与创造力。
有一天,一个孩子犯下了滔天大错,人工智能立即选择了消灭,而法官经过再三思考选择了宽恕。数十年后,那个孩子成为“万人之上”的伟人,曾经要消灭他的那台人工智能程序被全部删除,而那位宽恕他的法官被视为再生父母,受之尊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