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人生,理性还是迷惘
有人说过:“人工智能的最高成就是谎言。”听来戏谑却不无道理。谎言,是人这种具有复杂意识形态的动物所特有的,所以它反映了人工智能无限趋向于人却难以企及的事实。他们没有的,正是“谎言与否”的价值判断。
但反观我们,人类本身,却一步步走入自己编码的囚笼中。数字化的人生,我们习惯了将一切用尺度衡量。见义勇为,在分析被反咬一口的概率后,选择“不”;改变生活,统计获得成功的可能后,选择“不”。大数据的时代,我们呼吁理性,苛求精准,我们自以为世界万物尽在计算之中,却渐渐丢掉每个个体本应秉持的价值与悲悯。
此时的我们,实则是极度非理性的,人之为人,正在与我们对自己的思考方式和价值取向能做出抉择。人的意义,或许在于尼采不断完善自身的“超人”,或许在于儒家和人文主义的“爱人”之关怀,在道德标准和价值单一的时代,人们似乎更容易像人一样活着,因为力量渺小,所以学会了谦卑而谨慎。而如今,人们接收到太多的信息,拥有太多可操纵的因素,他们选择更轻松的活法,逃避那些需要良知去抉择的事,用已知来安抚自己违背价值而不安的心。
数字化的思考,不仅仅带(52xx.cn温馨提示:注意用眼,休息一下眼睛吧!)来个体的冷漠与麻木,还会导致整个社会的迷惘与脆弱。当人过于看轻价值判断时,他们的沦陷往往会使人的群体陷入困境。正如《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因利益而造成的爱情悲剧,又如《搏击俱乐部》中人类精神的变态扭曲,与曾经工业时代的浮躁之气一样,信息时代的空洞与格式化,让人与人之间渐渐分崩离析,最终,社会是一盘散沙,人与人失去关联,自然走向灭亡。
价值与悲悯,这两者人生的奥义,都不应被丢弃。寻找回自己内心基本的价值准则,或者说,将自己与时代划清界限。信息时代,只是一种特定时期内的社会形式,人不该将自己的思想全部交付于它,在标签化严重的社会现实下,人们极易在任何事上优先考虑“信息化”,但绝不可令他深入你内心的底线,时刻铭记身为人,价值与爱不能偏废。
人需要理性,但人的理性不等同于编码的固定格式,人的理性思考,也是要建立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之上。真正的理性精神,是考虑到个体与群体,是无论在信息时代还是远古社会,都能坚守、清醒、独立的价值与态度。
编程人生,是一种人性的丧失,当你丢掉了价值和同情,你便宛如失去灵魂的躯壳,与行尸走肉并无二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