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支配之名
举世闻名的画家达芬奇畅想过100年后的世界,以马车为代表的交通工具都带上了翅膀,天空中白云与马蹄共一色,水下人类和鱼群相处融洽。极尽创意并且永恒围绕着机械与智能,那时的他就已经精确地将人类发展的目光聚焦于了人与科技的关系上。
几百年后的现在,机械臂早已沦为第一代机器人,在科学技术化生产的道路上稀松平常,飞机也只是被宇宙空间站甩在身后的平民化交通工具。人们试图用高科技支配身边一切的心愈发迫切。高速发展的结果终于引发人们将无法控制计算机发展的担忧。正如一切量变积累的结果,人们开始思考人和计算机究竟谁将支配谁?我想,答案将会是一个永远无解的人类难题。
苹果公司总裁库克认为人如果选择了和计算机一样的思考方式,将可能失去价值观和同情心,让自己选择了和计算机一样的思考方式。当我们试图用计算机达成自己的需求时,我们支配了计算机的运作方式,希望他们处理问题的速度更快更准,然而与此同时,计算机也同时支配了我们,它使我们产生了一味追求最简洁的想法。它迫使我们像它一样用最精炼的视角看待问题,如同计算机一样,不加以任何思考,只需要一个结果。如果说计算机诞生的意义是帮助人们高效地解决问题(52xx.cn温馨提示:注意用眼,休息一下眼睛吧!),那么人类也从某种方面选择了寻找答案道路上的捷径,纵然加快了到达目标的速度,却错过了沿途的许多风景。
也有科学家一生钻研研究,试图也让计算机看到这片风景,让机器人更接近人一点,给予它各种感官思想,源源不断地教授动力炉以人的热血涌动。也许他们支配了机器人的喜怒哀乐,却孰不知自己早已被机器的程序限定支配了情感表达。如果几个电子模块就能代表人类头脑中的结晶,那么设计程序所用的文字,符号又从何而来?何况有时,文字尚且不能充分写出表达人的内心,不然何来“纸上得来终觉浅”的感慨!人尚且对自己的思想还不能够洞察清明,又何谈让机器理解这一说?不过,如果人们继续像计算机一样,将文化内蕴用电子模块代表,那么终于有一天,人类也会在程序更替中忘记模块背后寄托的深意,放弃去思考,理解,淡泊(漠)人类文化和精神财富的重要性,退化感官的能力,被计算机所支配却一无所知,丧失人类最美好的东西。
当人类在科技的提高下,以提高之名去发展钻研计算机,人工智能去取代生活必需时,固然给生活带来了各式便利和快捷,如果毫无警觉,也许在未来的某时,不知不觉中人被反支配,成为电子浪潮中一个失去独立意识的零星小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