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傲天下
常言道,百善孝为先。《弟子规》中亦有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可见,“孝”对一个人的品学修养来说,至关重要。“孝”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人本能地产生感恩父母的思想和报答父母的行为。“孝”是一根教鞭,教人懂得感恩,鞭策我们在精神追求中不断进步。“孝”能促使人积极向善、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有“孝”伴身,我们在漫漫人生道路上必能走得更远、攀得更高。
东汉末年的陆绩,小时候到袁术家里做客,临走时偷拿了几个橘子,被袁术发现。却原来,他是要带回家给母亲吃,袁术也被其感动。后来他发奋读书,求取功名,终有所成。“孝”或许不是他取得成功的绝对因素,但绝对是其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
古时候,有一个叫闵损的人,他的生母不幸去世,父亲就娶了继母。后来继母又有了两个孩子,继母偏爱自己的孩子而冷落他。数九寒冬,父亲让他驱车,但因瑟缩发抖而缰绳脱手,父亲以为是他怠慢了,就用鞭子打他,却见芦花纷飞。原来继母给他做的棉衣用的是芦花,而给自己孩子做的所用是棉花,知道原委后,父亲便欲休掉继母,闵损却苦苦哀求父亲留下继母,这样兄弟三人(52xx.cn温馨提示:注意用眼,休息一下眼睛吧!)才不会都受冻。这节操何尝不是舍己为人的最美诠释啊!
汉文帝刘恒,在母亲重病卧床后,仍能百忙之中亲自侍奉母亲。母亲的汤药在他亲自尝过后才放心地喂给母亲喝。他的仁孝感动天下,遂天下大治。而他贵为九五之尊,究竟是什么让他屈尊在母亲床前精心侍奉呢?是什么使得国泰民呢?是他的“仁”,是他的“孝”,是“孝”让他名垂青史。
“孝”,不局限于古时,纵在当今现代亦被人诠释的淋漓尽致。新中国的开国大将军许世友曾经四跪慈母。身为一方将领,在探亲时仍能给母亲磕头问安,可见他对母亲的真挚感情。他的孝心不仅在军中广为传颂,更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树立了精神楷模。
纵观历史长河,无论平民百姓亦或是王侯将相,但凡有所成就者,无一不有“孝”之品行。“孝”是一种精神象征,是发自内心地对父母的感恩回报;“孝”是一种积极的精神引导,引领我们在茫茫大海中乘风破浪,在坎坷人生路上披荆斩棘。
坚定我们的“孝”心吧,那既是对父母生养恩的回馈,也是对我们的人格要求。让“孝”口常开,“孝”心常在。知“孝”者,海纳百川;为“孝”者,“孝”傲天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