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
古人云:“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人又何尝不是呢?不管是在哪个国度,哪个时代,孝的形式可能不同,但内涵是一致的。
那么,何为孝?
孝就是尊敬长辈,即尽孝心奉养父母或其他长辈,顺从父母或长辈的意志,以长辈的利益为最高利益,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良传统。有孝则家安,家安则国泰,国泰则天下太平。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孝子。东汉时的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种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正是由于黄香始终把孝字放在心上,才是父亲随生出寒冬却依旧温暖,身处艳阳天,却心头一阵凉意,黄香也实现了自己的价值,——由此可见,“孝”是一种责任。
“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厉娘;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的单衣顺母的闵子骞;“葬父贷孔无,仙姬陌上逢;织线尝债主,孝感动苍穹”的董永卖身葬父;“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摸(52xx.cn温馨提示:注意用眼,休息一下眼睛吧!)“的王祥卧冰求鲤;”慈母怕闻雷,冰魄宿夜台,阿香时一震,到墓绕千回“的王裒闻雷泣墓……试想假如董永不能心系孝道又怎能有卖身葬父,感动苍穹的信念?假如没有王祥对母亲的孝敬,又怎有卧冰求鲤的感动?。——孝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信念。
古代圣贤尚且如此,在如今社会的我们又是如何做的呢?当天气转凉的时候,你记得提醒父母注意保暖了么?当父母心情不好时,我们又在哪里呢?这些姑且不说,甚至有些人将父母养育自己当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难道“孝”在当今社会已经消失了吗?当然不是。
就在全国以实施“跨世纪教育工程”而著称的上海建平中学,一个13岁少年的题为《妈妈,我就是你的眼睛》的发言,使全国女市长考察团的26位成员潸然泪下。这位同学9岁时,母亲双目失明,他为了买一盘母亲喜欢的沪剧磁带,利用休息日在上海的街头整整跑了6个小时!试想,一个未成年的孩子,竟然用他瘦小承担了如此多的责任,他这么小,却尽到了当今无数人都不能尽的孝。
孝心,是夜空高挂的一轮金黄圆月,皎洁无暇,温娴明朗,普照大地;孝心,是顺势蜿蜒的一条透彻小溪,清可见底,不染污浊,流入山谷;孝心,是一望无际的绿茫茫的草原,满目翠绿,映入眼帘,点缀缤纷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