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高中作文

劳动创造生活之美

发布时间:2021-01-10 栏目:阅读 投稿:沉默的月饼

为什么同样是水,农民、牧羊人和那个绿荫下的人却有截然不同的感觉?是水质的不同吗?

答案是否定的。其实真正造成这一结果的是劳动。农民辛勤地劳动而大汗淋漓,牧羊人勤恳地劳动而口干舌燥,这时一杯水对于他们来说便是上帝的恩赐,于是他们便能体会到水的重要性。而那个绿荫下的人伸手可得水,也就感受不到水的甜美了。可见,劳动创造生活之美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你说陶渊明是不快乐的吗?不。陶渊明隐居于田园,终日劳作,过着农夫般的生活,虽然劳动后的他难免筋疲力尽,但他真正感受到了生活之美,如果陶渊明过着的是一种衣食无忧的生活,那么他能感受到的,只会是生活的单调乏味罢了,生活之美又何从谈起呢?

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可以感受到生活之美,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亦是如此。

唐代诗人贾岛勉励自己:“一日不作诗,便如废渴之井。”清代皇帝康熙的座右铭是:无一日读书,无一日不写诗。画家齐白石的条幅是:不教一日闲过。作家王安忆:写作是我最快乐的事……贾(52xx.cn温馨提示:注意用眼,休息一下眼睛吧!)岛、康熙、齐白石、王安忆这些人真可谓大智之人,他们深谙读书人之道:一日读书便会变得空虚。脑力劳动他们得以思考思考的过程也许有曲折,但思考后的豁然开朗该是他们最快乐的时刻了。从脑力劳动中,人们也感受到了生活之美

曾经听过这样一则故事:两个有钱人玩了这样一个游戏,他们出钱让一个乞丐住在一个空荡的房间里,吃的喝的全都不缺,两人打赌这个乞丐是否会快乐。乞丐一开始很高兴,认为是天上掉下了馅饼,什么都不用做便吃喝无忧。然而一年过去了,面色憔悴的乞丐终于忍受不住空虚,找到有钱人说:“你们还是让我在大街上乞讨吧,那比让我整日无所事事快乐的多!”乍听起来你会觉得可笑,其实乞丐在不劳动后才体会到,劳动带给他的不只是辛苦,更多的是辛苦后的快乐。

造物主赐予我们双手双脚与大脑,便是让我们用来劳动的,不会劳动或不劳动的人体会不到生活之美。正如我国童谣所说:“幸福的生活在哪里?要靠劳动创造!”

你还不知道如何去感受生活之美吗?那就去劳动吧!

相关推荐:

坚实内心,无需雕饰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纪念我们的十八岁

历史将记住余光中

梨花里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