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书读后感
哲理书读后感(一)
最近读了《人生哲理枕边书——你应该知道的165个人生哲理》这本书,她通过故事形式,让我理解最深的人生哲理。正如书名一样,把书放在枕边,在寂寞无聊或苦闷彷徨的时候,打开她,不管你是浅尝,还是深品,她都会给你指导,给你安慰,给你鼓舞,给你力量!
“成功的人不是从未被击倒过的人,而是在被击倒后,还能够积极地往成功之路不断迈进的人”、“只要你不屈服,不向命运低头,就能够把握命运,战胜一切障碍”、“聪明人会从失败中得到教训。而失败者却常常是重复同样的错误,不能从去中获得任何经验”、……这一些哲理深深的打动着我,鼓舞着我。
不论做什么,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成功,都试图尽量避免失败或走弯路,我们都胸怀梦想,为了梦想奋斗。而这本书正是让我成功奔向自己理想、轻松而又潇洒地生活的一盏明灯。她通过大量生动有趣的故事和画龙点睛的点评,使我在阅读中得到启迪,学会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冷静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在未来的人生旅程中,多一些得,少一些失;多一些成,少一些败。
人生如给自己“造房子”。我们漫不经心的“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积极行动,而是消极应付,总是不肯精益求精,在关键时刻不能尽最大努力。等我们惊觉自己的处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
把你自己当成那个木匠吧,想象你的房子构造,建造起它来。每天你敲进去一颗钉,加上去一块板,或者竖起一面墙,用你的智能好好建造吧!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创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的优美、高贵。就让我们精心地建造我们的房子,让它永远都那么美丽,让自己可以在里面徜徉。
生活是自己创造的。每个人都会时常面临来自生活、工作和社会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的处世方法、工作态度、努力程度、思维方法和心态信念等等决定了我们一生的成败。如果你想成功地解决这些问题,如果你想领略枕边的人生哲理,那么,请你把这本书放在你床头!
哲理书读后感(二)
近期拜读了稻盛和夫的《人为什么活着》,一开始偶尔看到一两句不顺眼的就想反驳,但继续看下去又觉得先生的话很有道理。他把道理一层层地剥开讲给我们听,用严谨的思维一步步地论证他的观点,而他又能说得通俗易懂,再深刻的道理也不觉得晦涩。我,已深深为先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所折服。
先生告诉我们:人生就是一个修炼的道场,活着就是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灵魂和心智,使其达到最高的境界,这样,人的意识体(即灵魂)在肉体死后就可以转世托生到更好的地方,也就是说,人不仅仅要对此生的自己负责,还要对来生的自己负责,活着就是为下一个“我”寻找更好的寄托。芸芸众生只是活着或想着要比别人活得更潇洒,至于究竟为什么活着,生活的意义何在?稻盛和夫在书中写道:人生的目的在于“提升心性、磨练灵魂”,或者叫“净化心灵”、“纯化心灵”、“提高人性”、“提升人格”等等。人生目的在于“为世人、为社会做奉献”,因为只有心灵纯洁、人格高尚的人才能一辈子为别人、为社会做贡献,而不计较自己个人的得失。
在我看来,能够参透生死大彻大悟的人,活得达观洒脱、自在超然,他们明白“荣枯盛衰乃世之常情”,少了“戚戚于功名”“汲汲于富贵”的辛苦,多了“宠荣不惊,得失淡然”的从容。这样说来,有一种信仰是一件幸事!信仰不是迷信,信仰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信仰使你远离孤独和寂寞,信仰使你抛却烦恼和忧愁,信仰使你的心灵不再飘忽和空洞,相反,信仰使你心存善念,信仰使你心灵充盈。信仰使你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可不可以这样认为:人是为了一种信仰而活着!我知道稻盛和夫是位成功的企业家,“以心为本”是其经营哲学中的核心概念,“敬天爱人”是他的公司的社训。
这些是做企业的道理,也是做人的道理,也正如他书中说的秉持利他之心而活。
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我们总是不断解决问题然后又产生新的问题,有些问题总是会让我们感到不知所措,成功的喜悦与幸福一样,也需要和痛苦和艰难来对比。当我们遇到阻碍时,不会为此感到胆怯和失落。与其失落不如乐观的去做某一件事情,不论结局如何,最起码我们赢得了经验和保持乐观的心态,因而心怀感恩、欣然接受这个考验并且乐观地全力以赴、努力奋战、不断设法摆脱困境,心中始终相信对未来的期望。我们要如何做到不去烦恼了,稻盛和夫给出了一些易懂的方法:如果有时间去烦恼,就比别人更加努力地工作;保持谦虚绝不骄傲;每天自我反省,反省并不是意味着让大家每天烦恼一下;以知足、感恩之心而活;秉持利他之心而活。
这样即使在遭逢苦难时不能以平和的心态接受这些命运,或者保持有个感恩的心,至少可以避免自己嫉妒和愤恨的心。
周日的下午,窗外的阳光炽烈得令人睁不开眼睛,躲在一家面包房里边喝酸奶边阅读这本书,直到面包店的店员好奇地走到我面前问:“这本书好看吗?内容是关于什么?”迟疑了一下,不知该怎么回答,我向来都不是一个擅长讲故事的人,文字中富饶丰盛的内容对我来说是一次让心灵变得宁静的过程,这种美好的感觉可以用文字去形容,然而当转化成语言时,却顿时失去了它原有的韵致,这也是很多时候,书比影视作品更具有想象空间及诱惑力的原因。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段心灵的旅程,和两个灵魂的新生。它穿越了林赛和亚历克斯全部的童年和青春:从出生开始的二十多年里,林赛一直活在姐姐的阴影里,姐姐周身放射出的炽烈光茫带给她的不是温暖,而是被灼烧的伤痛,如果你只是一颗平凡的星星,那么你或许可以坦然地仰慕太阳的灿烂。但,假如你是另一颗太阳,一颗和最明亮的太阳同年同月同日生,拥有相同的经历、财富、亲人,却唯独无法放射出同样光茫的太阳,你还能安然地景仰那颗太阳吗?所以林赛刻意忽视自己的容貌,将大把大把的时间花在学习和工作上,用成绩和事业去获取心灵深处的存在感,外表强悍的她内心却是如此地脆弱和不堪一击,心里的小小魔鬼没有一刻不在扬起声调提醒她:不管你怎么努力,你就是没有办法让别人象喜欢亚历克斯那样喜欢你!
事实上,我并不喜欢书的开始部分描述的那个视工作如生命,没有爱情没有娱乐没有自我没有快乐的林赛。在我看来,林赛一直以来所倾力投入的广告事业,不过是她逃避人生的一种方式而已,她用忙碌让自己忘记内心的卑微和不安,以及对爱情的渴望,她瑟缩在自己为自己构建的城池里,独自舔着成长二十年的伤口。之后的情节安排很戏剧也很巧妙,一个巨大的逆转,突然间将林赛所拥有的一切彻底改变。那些原本就是她单调生活中唯一慰藉的东西被世俗和不公所抹杀,我觉得对林赛来说反倒是件好事,至少,给了她一次正视自己,改变现状的机会。
林赛与梅的相遇出于偶然,却是一次不可思议的契机。原本热衷于广告事业的林赛,从梅的相亲公司里,找到了自己大施拳脚的机会,那种对爱情的诚恳和尊重令她在新的领域再放光茫,这份工作或许在别人看来微不足道,然而对林赛来说,却是一次迅速接受现实,肯定自身价值的机会。不管她曾经的成就有多么辉煌,那一切早已成为过去,不能回首,更不必留恋。林赛是聪明而现实的女孩,所以她没有让过去的成就蒙蔽自己的双眼,而是在新的事业中重新找回工作的价值和乐趣,这种决绝和果断赋予她的,是与美貌截然不同的一种魅力,是由内而外释放出来的,象柠檬花蜜般,在淡淡的酸涩后,透出花蜜的鲜醇和馨美。 林赛对于爱情,似乎从来不敢奢望。与其说布拉德利是她暗恋的对象,不如说他是一个符号,一个代表林赛对爱情所有的憧憬和幻想的符号。站在亚历克斯的光茫后,她根本不敢开始任何一段爱情,即使布拉德利给了她所有关于爱情的美好想象,她也不敢轻易接受,这种害怕与亚历克斯有关,亚历克斯就象她的一个恶梦,她害怕自己的恋情在她介入后化为泡影,所以她用尽了小女孩的心计,小心翼翼地把布拉德利和亚历克斯隔开,不给他们任何一次见面的机会。然而,她又很讨厌这样阴暗的自己,她内心深处的犯罪感带给她巨大的压力,令她不安,令她窒息和恐慌。她和布拉德利之间始终隔着一个巨大的谎言,让她和布拉德利之间注定是一段无果的恋情,既不敢开始又不愿轻易结束。
然而曼特则不同,曼特真正欣赏的是林赛内在的美,她对工作的认真执着,她对世界的疏离淡漠,她看卡萨布兰卡的专注神情,她遭遇挫折时的任性发泄??他可能是唯一一个在见过布拉德利之后仍然对林赛一心一意的男子,因为他清晰地知道,自己要的不仅仅是美貌,更是一个能真正打动自己征服自己的灵魂伴侣。
或许是因为书中以林赛为第一人称的手法去写,亚历克斯在书中的形象反而并不丰满,她耀眼的光茫模糊了她存在的真实感,只有在书的最后,亚历克斯面对命运的捉弄,才终于能够将自己松懈下来,抛弃无用的骄傲和自尊,与林赛诚实地交换彼此的感受,令长达二十多年的误会冰释。恍然回首,原来一直以来他们最羡慕的东西,恰好都是对方所拥有的。亚历克斯有着林赛梦寐以求的容貌,却梦想着得到林赛的自信与成就;林赛有着亚历克斯所渴求的辉煌成就,却只希望能拥有亚历克斯魔鬼天使混合体的容颜。(www.52xx.cn)
在书的末尾,林赛无意中发现的秘密,既是对她的一次强烈打击,又是对已然失去美貌的亚历克斯的莫大鼓舞。让人不得不相信外在定位对信念的影响,尽管这个情节看上去有些刻意和嘲讽,但我想作者设置它的意图应该在于表明人类内心力量的强大:假如你坚信自己的美丽,那么你的笑容也会变得越发迷人;同样,如果你坚信自己是聪明的,那么通过自己的努力,你就一定能获得成功。很奇怪看到这里我竟然想到了皇帝的新装,其中的区别或许在于:相信自己的能力旨在鼓励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而完美;而皇帝的新装却是为了欺骗大众,让人们变得愚蠢无比。
很有哲理的一本书,在那些朴实无华的文字中静静流淌的,是令人回味及深思的道理。不管是聪明的头脑、成功的事业、美丽的脸庞还是浪漫的爱情,它们都可能如昙花般短暂,稍纵即逝。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是上帝在闲暇时开的一个玩笑,它可以赋予你远胜于他人的优势,却也能在瞬间摧毁你所有的希望,比如林赛令人艳羡的成功,亚历克斯无与伦比的美丽。没有什么东西注定可以长久,所以我们无需执着于任何身外之物,只要懂得利用自己的优势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用努力去换取生活的质量,用快乐去寻找生活的意义,就足够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