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与性情读后感
读完周国平的自传《岁月与性情》,只因为,书中让我共鸣、仰慕的地方太多,作者的文笔又是那样精炼,以至于我写着写着就不知不觉变成了对原书的内容摘抄。于是,这篇读后感,就像一个障碍、一个欠债一样,堵在那里,让我不能去做别的。我不得不努力跳出来,只问自己的感受,哪怕是短促的写一点,也算是个了结。
当初读这本书的原因,是想从一个普通人的经历中,去更客观的了解过去那段历史。正如再版序言中写的:“作为中国社会近几十年巨大变迁的亲历者,我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对不同时期的时代实景也做了比较详尽的描述。……《北大岁月》描述了文革前和文革中的思想文化专制,……《农村十年》描述了文革后期的中国农村,……《走在路上》描述了改革初期的解冻。”而放下这本书时,我的的收获是却是读到一个人在近乎无望的环境下的孤独、承受和内在的成长。而这种精神上的成长和愈加坚韧正是我所向往和仰慕的地方。
然而,我扪心自问,这是否是叶公好龙?因为自己仍是个世俗的、功利的人。一方面,我非常欣赏他书中的许多人生感悟和观点。另一方面,有些东西,我还没有想明白:如果,周国平没有现在的成功——成为着名作家、学者,我会这样欣赏并以其为榜样吗?
作者说:“现在的我似乎出了一点名,走到哪里,都会遇到喜欢我的书的读者。可是,这个我不就是在广西山沟里用功读写却始终默默无闻的那个小公务员吗?或者,不就是在北大课堂上耽于读课外书而不好好听课的那个学生吗?我早就养成了自主学习和工作的习惯,区别只在于,从前这遭到非议,现在却给我带来了名声,可见名声是多么表面的东西。”这是作者达到的认识高度,而我要自问的是:如果他不是有名的大作家,而只是一个山沟沟里的小公务员,我还会这样欣赏吗?或者,虽然欣赏,但会以他为榜样吗?这个问号并未消除!
不可否认,不管成功与否,我们各自会对生活中碰到的某些人特别欣赏,如遇知音。虽然对方既不出名也没有多高的社会地位,但总有这样一些人,以其独特的某种气质吸引我们。对于一个有成熟的判断力的人,这种吸引力更多来自对方内在的修养。就像在众多微信公众号的推送文章中,看一眼标题,我就不由自主点开其中一篇,一看作者,哦,周国平!这大概就是所谓吸引力吧——即使你并不知道他是谁,但是他所关心的问题也正是你所关心的。
对我自己而言,迄今仍不能否认,(www.52xx.cn)希望自己的人生能有成功。我不能坦然的放下,说追求内在的平静、精神的提高就满足了——这是我现在的认知水平所不能达到的。而在一般的标准中,更外向更积极的人,似乎是更容易取得社会上的成功的。而我捧着《岁月与性情》如获至宝,很大程度上也许是因为,这一个社会意义上成功的人,恰恰是一个内向的、羞涩的、注重内在感受的人。当在这社会中,这样的特质不再成为一个缺点,这才是让我欣慰的地方。
最后,还是摘录作者一段话:“我相信,凡创造者必定都是热爱工作、养成了工作习惯的人,这工作是他自己选定的,是由他的精神欲望发动的,所以他乐此不疲,欲罢不能。那些无此体验的人从外面看他,觉得不可理解,便勉强给了一个解释,叫做勤奋。”这是令人梦寐以求的理想状态,尽管我知道离这个目标很远很远,但也想籍此去努力。
相关推荐: